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6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同时比较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组之间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多增高(86.7%),二者之间有较好相关性,不稳定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塞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结论:炎症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对不稳定斑块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预测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氧气雾化吸入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临床住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前均检查血凝、血液流变学、血常规,在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基础上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一组采用传统的皮下注射;另一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法,10 d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上述化验,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化验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低分子肝素氧气雾化吸入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凝血功能影响相同,临床疗效显著,故低分子肝素传统皮下注射法可改为氧气雾化吸入法.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研究越来越深入,将血压控制在最佳水平是医生及患者的愿望,血压最佳治疗试验研究表明,大力降压是安全的,降至收缩压138.5mm Hg、舒张压82.6mm Hg者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但舒张压低于70mm Hg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  相似文献   
4.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在临床骨科领域中是很难治愈的疾病之一,体外冲击波已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有力武器,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副作用少的优点。因聚焦式冲击波和发散式冲击波作用强度和深度的不同,临床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多推荐聚焦式冲击波,我们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该疾病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为一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我们应用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47~79岁.排除静息心率<50次/min、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第一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及对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过敏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灭滴灵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郭殿武,王诗章,寇文丽(包头铁路医院)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攻击因子之一。但在抗菌治疗的疗效评价和其机理的解释上,争议很大[3、6、7]。我院对1990年初~1991年末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氧气雾化吸入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临床住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前均检查血凝、血液流变学、血常规,在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基础上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一组采用传统的皮下注射;另一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法,10d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上述化验,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化验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分子肝素氧气雾化吸入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凝血功能影响相同,临床疗效显著,故低分子肝素传统皮下注射法可改为氧气雾化吸入法。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次要机制是斑块破裂和内膜损伤诱发血管收缩和痉挛,可以与血栓形成并存也可以单独存在,约占ACS发生率的 10%~20%.近年随着人们对ACS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人,尤其是循证医学的发展,使ACS的治疗手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将91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辛伐他汀组(48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及用法相同,在此基础上,辛伐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20 mg/d,每晚睡前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室性期前收缩的控制情况及血清CRP、白细胞计数水平.结果 辛伐他汀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CRP水平显著下降[(3.18±0.79) mg/L比(5.89±0.9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7.60± 1.41)×109/L,比(9.78±1.57)×109/L和(8.65±1.51)×109/L比(9.84± 1.8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辛伐他汀组室性期前收缩复发率14.6%(7/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9%( 1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降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复发率,降低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总体情况。方法:将1453例患者分别按年龄、性别及病种分组,采用美国世纪3000动态心电图系统,三通道24h心电监测,经微机回放、分析,再加以人工判断校正,并结合患者日志与症状进行综合诊断。结果:频发室性早搏及室速心肌炎组检出率最高;频发室上性早搏及室上速肺心病组检出率最高;ST段改变主要见于冠心病及心梗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心肌缺血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