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美国在远程医疗方面的相关经验,为制定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梳理美国远程医疗的发展历史及管理现状,分析并总结美国远程医疗的定价机制和支付情况。美国远程医疗的定价采用相对价值比率模型,并制定支付条件,保障了远程医疗定价及支付的合理性。参考美国的经验,提出了加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规范管理、建立定价机制以及明确支付条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测算在2021年至2025年,对于我国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阳性(综合阳性评分≥10)的食管鳞癌患者二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带来的潜在健康产出获益,以期为科学评估创新抗肿瘤药品临床获益,并有效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建立流行病学测算模型,用于计算2021年至2025年可能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二线治疗人数。再建立分区生存模型,预估平均1例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比常规化疗的生命年(life year,LY)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增量获益。以5%年利率进行贴现,计算未来5年我国食管鳞癌患者二线治疗的总体潜在获益。结果 预测未来5年,我国可能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的获益目标患者共43 439例,平均每例患者终身的LY和QALYs增量分别为1.603和1.442。帕博利珠单抗的引入给我国食管鳞癌患者二线治疗带来的5年总增量LY和QALYs,净现值分别为63 026 LY和56 696 QALYs。结论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有望为中国食管鳞癌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和生命质量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即用型艾司洛尔对比其它非即用型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以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代表的危急重症患者的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角度构建决策树模型,评估目标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即用型艾司洛尔对比使用艾司洛尔注射液或兰地洛尔的健康产出与成本。临床数据来源于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和专家调研。成本数据来源于已发表的文献和专家调研。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稳健性。结果:基础分析显示,与艾司洛尔注射液相比,即用型艾司洛尔可减少0.12人次剂型相关的安全性事件发生,同时可节省203.79元,其中药品成本、医用耗材成本、生理盐水配置成本和剂型相关的安全性事件处理成本分别节省181.90,10.00,5.45和6.44元。与兰地洛尔相比,即用型艾司洛尔可减少0.04人次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节省2 347.20元,其中药品成本、医用耗材成本、生理盐水配置成本和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成本分别节省2 328.40,10.00,5.45和3.35元。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结论:相比于艾司洛尔注射液和兰地洛尔,即用型艾司洛尔治疗以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代表的危急重症患者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和氨基己酸氯化钠应用于围手术期住院患者止血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差异。方法 回顾溯直医疗数据库(SuValue?)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三级医院围手术期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或氨基己酸氯化钠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直接医疗成本数据,按不同干预措施将患者分别纳入尖吻蝮蛇血凝酶组和氨基己酸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两组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差异。结果 两组各纳入367例患者。有效性方面,与氨基己酸组相比,尖吻蝮蛇血凝酶组患者的估计总失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 <0.01);两组患者的输血率和输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和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未影响患者凝血功能。经济性方面,尖吻蝮蛇血凝酶组住院总成本、止血总成本、止血药物成本和止血材料成本低于氨基己酸组(P <0.05)。结论 尖吻蝮蛇血凝酶应用于围手术期住院患者防治出血症状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优于氨基己酸氯化钠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尖吻蝮蛇血凝酶和氨甲环酸氯化钠在真实世界中用于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止血的有效性。方法 根据溯直医疗数据库(SuValue?)中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或氨甲环酸氯化钠的就诊记录构建研究型数据库。按不同干预措施将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两组的有效性差异。结果 两组各纳入858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显示,尖吻蝮蛇血凝酶组患者的住院时长、红细胞压积下降值、平均估计手术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均低于氨甲环酸氯化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当前真实世界证据,尖吻蝮蛇血凝酶在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止血的有效性优于氨甲环酸氯化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环节的综合价值评估量表体系,为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提供借鉴。方法:2021年5月,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结构、指标内涵以及评分标准等并进行重要性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借鉴多维度决策分析以及mini-卫生技术评估的思路设计评估量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构建我国乳腺癌治疗药品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多维度评估药品的综合价值支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专家咨询收集证据,构建评估框架体系,建立具体评估指标,进行指标量化与赋权,并对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制定评分细则。结果 15名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90,重要性和可行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305和0.336。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维度下的14个二级指标: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各2个,有效性和创新性各3个。其中,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所占权重较高,分别赋分39分、19分、14分。结论 构建的药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符合乳腺癌药品价值评估的需求,临床可通过该体系对药品评分比较,从而为临床探索基于价值的药品评分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经济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符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的疗效与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DR的疗效对比的文献,及符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激光治疗DR的疗效与单独使用激光治疗DR的疗效对比的文献,提取治疗效果数据,成本数据来源于真实临床花费数据,构建决策树模型,从付费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激光治疗DR有效率为89.78%,总费用为7 153.10元,单独使用激光治疗DR有效率为75.56%,总费用为8 096.99元。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有效率为87.37%,总费用为7 126.86元,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DR有效率为65.27%,总费用为10 511.24元。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或激光治疗DR的有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或者联合激光治疗DR与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或者激光治疗DR具有明显成本效果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工晶状体多维度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以为决策者遴选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提供帮助。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初步确定人工晶状体价值评估指标,再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排序进而形成评估指标体系。结果:构建了单焦点和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多维度价值评估指标体系,2个体系均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3个,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指标体系包含26个三级指标,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指标体系包含33个三级指标。2个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按权重大小排序均为临床维度、经济维度、机构维度。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为产品性能,三级指标中权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晶状体囊膜生物兼容性、人工晶状体助推受损风险和适用人群范围;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为临床有效性(视力),三级指标中权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中心视力——远、(散光)旋转稳定性/术后轴位旋转和中心视力——近。结论:构建的人工晶状体多维度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可为人工晶状体的综合价值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