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历资料患者,男,54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1周入院,查体:左甲状腺有4cm×5cm×3cm质硬肿块,随吞咽上下活动,查三大常规,T3、T4均正常,ECT示左甲状腺冷结节。手术切除左甲状腺及颊部,气管—食管组淋巴结1cm×1.5cm大小,一并清除。术后2h发现颈部引流管引出唾液,考虑食管损伤,病人吞服美蓝,发现食管有0.3cm孔,二次手术予以修补,术后再次引流出唾液,吞咽时增多,给予插胃管鼻饲、抗生素支持疗法,3周后引流管无液体引出后拔管,3d瘘口愈合,食管钡餐透视无异常,痊愈出院。护理体会1.心理护理:由于1d内行2次手术,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及安全感,表现为急…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各器官发育都不成熟,尤其是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极易发生呼吸暂停,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由于早产儿脆弱的免疫系统,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护理非常重要,是机械通气成功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我科收治需要机械通气早产儿21例,男12例,女9例,其中肺透明膜病1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6例,肺炎3例,年龄1-28天,体重1000g-2000g.  相似文献   
3.
高敏感方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的分析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hs-cTnT的分析性能,了解其生物学变异,建立本实验室参考范围.方法 收集AMI患者100例及表面健康人474名的血清,评价hs-cTnT检测的功能灵敏度和批内、批间不精密度(以CV表示),并与目前使用的con-cTnT进行比较,检测表面健康人血清中hs-cTnT浓度,建立实验室参考范围;评估hs-cTnT短期及长期生物学变异.结果 hs-cTnT的功能灵敏度为0.005 μg/L,低浓度(0.014μg/L)批内、批间CV分别为2.97%和3.64%;高浓度(2.500 μg/L)批内、批间CV分别为0.66%和1.01%.hs-cTnT和con-cTnT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72,P<0.01).本实验室hs-cTnT的表面健康人群第99百分位值为:女性≤60岁为0.003μg/L,男性≤60岁为0.008 μg/L,女性>60岁为0.015μg/L,男性>60岁为0.021μg/L.22名表面健康志愿者hs-cTnT的短期生物学变异分别为:CVa=3.8%、CVi=4.8%、CVg=49.9%和CVt=58.5%;长期生物学变异分别为:CVa=5.3%、CVi=6.4%、CVg=56.6%和CVt=68.3%.天内和天间个体指数(index of individuality)分别为0.18和0.23.结论 hs-cTnT检测方法的分析性能优于con-cTnT检测方法,达到了导则可接受水平.试验结果为新一代hs-cTnT检测方法应用于AMI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凌燕  吴炯  郭玮 《检验医学》2010,25(8):664-66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AMI时准确的早期诊断对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2000年和2007年的对AMI重新定义的文件中都提出心肌肌钙蛋白(cTn)临床判断值应取表面健康人群参考范围上限的第99百分位值[同时要求这一点的检测不精密度应达到≤10%,以变异系数(CV%)表示],  相似文献   
5.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组转录本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参与细胞多个生物学进程,且与各类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相关联。近年来,肿瘤患者体液中循环LncRNA检测已被证实为有效的诊断肿瘤的方法,且因LncRNA的检测具有非侵入性、创伤小、患者耐受好等特点,优于对传统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使LncRNA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及预后的新型良好生物学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通过对肿瘤患者体液中确定的循环LncRNA表达谱进行分析和总结,综述循环LncRNA作为肿瘤诊断及预后生物学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因体检异常来本院就诊且经肾活检确诊为肾脏病的357例患者,对他们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检测SCr,并用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和Cockcroft-Gault(CG)公式计算eGFR;病理学分级参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结果随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加重,SCr呈明显升高趋势,而CG-GFR、MDRD-GFR呈显著下降趋势,SCr、CG-GFR、MDRD-GFR均与小管间质病变存在显著相关(r=0.626,-0.596,-0.600;P0.001)。SCr正常范围(115μmol/L)时,90%以上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小管间质损伤,13.2%的患者出现了中重度小管间质病变;SCr水平和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减弱;38.9%的患者出现了GFR异常(90mL/min/1.73m2),与GFR正常(≥90mL/min/1.73m2)者相比,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功能与肾小管间质的形态学改变既联系密切,又不完全平行。SCr异常时,对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辅助诊断价值较大;但当其在所谓正常范围时,需根据MDRD或CG方程估算GFR,这时GFR对小管间质病变有更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核糖核酸(RNA)定量检测试剂的抗干扰能力.方法:选择高、低浓度HBV DNA和HCV RNA阳性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对2种阳性血清标本检测的干扰.以偏差<±7.5% 为可接受范围.结果:HBV DNA检测,当Hb浓度≤4.5 g/L时,各样本均未受到干扰,Hb浓度≥8.1 g/L时,各样本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当TBIL浓度≤370μmol/L时,高浓度样本检测未受到明显干扰,TBIL浓度≥666μmol/L,各样本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TG浓度≤12.6 mmol/L时,未对检测造成干扰.HB≤8.1 g/L,TBIL浓度≤666μmol/L,TG浓度≤12.6 mmol/L均未对HCV RNA检测造成干扰.结论:HBV DNA和HCV RN A定量检测试剂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血、尿β2-微球蛋白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肾病患者血、尿β2M和尿总蛋白,并对肾穿刺标本进行病理参数半定量积分。结果随肾小管间质病变形态学改变加重,血、尿β2M升高,且与病变分级呈正相关;在血β2M低于临界值的患者中,87.4%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病变。结论β2M与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既联系密切,又不完全平行。β2M异常时,辅助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3种敏感cTnI检测方法的分析性能,并观察比较临床应用,为实验室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表面健康人群(474名)及急诊胸痛入院患者(112例)血清,评价雅培、贝克曼-库尔特和强生3种敏感cTnI检测方法的功能灵敏度(CV=10%),建立相应的参考范围,根据Apple提出的评判模式对3种系统的分析性能进行比较,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评估不同检测方法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实验室自建参考范围进行验证.结果 雅培、贝克曼-库尔特和强生检测方法CV=10%和表面健康人群第99百分位值分别为0.030μg/L和0.021 μg/L、0.04 μg/L和0.02μg/L以及0.013 μg/L和0.026μg/L.胸痛入院患者入院即刻样本ROC曲线分析显示,雅培、贝克曼-库尔特和强生检测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909和0.910,对任两种检测方法比较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18,Z2=1.21,Z3=0.026,P值均>0.05);入院即刻样本的AMI诊断性能比较中,使用实验室自建和厂商声明为判断值之间的一致性较好(雅培、贝克曼-库尔特和强生Kappa值分别为1.000、0.730、0.893,P值均<0.01).结论 本实验采用的3种敏感cTnI检测方法中有两种方法的分析性能达到"临床可接受"水平,一种达到了"导则可接受"水平.3种方法均能检测到部分表面健康人血中的cTnI,方法间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临床应用的诊断特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hs-cTnT在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147例确诊AMI患者(其中122例为NSTEMI患者)入院即刻样本hs-cTnT、con-cTnT检出阳性率.检测481例胸痛患者入院5个不同时间点(入院即刻和入院后4、12、20和28 h)血清样本的hs-cTnT、con-cTnT、CKMB mass和MYO浓度,比较确诊AMI患者各指标不同时间点的检出阳性率.依据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心脏标志物对AMI的诊断特性.动态监测比较AMI组、非AMI心脏疾病组、AMI相关高危疾病组和表面健康对照组入院4 h内hs-cTnT浓度变化率.结果 确诊AMI和NSTEMI患者人院即刻hs-cTnT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0.3%和91.0%,明显高于con-cTnT的61.9%和60.6%(x2值分别为23.08、18.64,P均<0.01).人院各时间点不同指标(hs-cTnT、con-cTnT、CKMB mass和MYO)检测中,hs-cTnT检出阳性率最高为100%(入院4 h后),con-cTnT最高为99.2%(入院12 h后),CKMB mass最高为92.1%(入院12 h后),MYO最高为74%(人院4 h后).hs-cTnT、con-cTnT、CKMB mass和MYO入院即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5、0.851、0.827和0.769,hs-cTnT与con-cTnT、CKMB mass和MYO之间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3.13,Z2=4.46,Z3=5.62,P均<0.05).动态监测AMI组变化率与其他3组变化率分别为203.03%(25.00%~2036.40%)、0.00%(-3.48%~5.21%)、0.00%(-1.17%~2.00%)、-1.97%(-3.83%~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09,P<0.01).结论 相比con-cTnT,hs-cTnT检测能够为AMI的更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减少NSTEMI患者的误诊或漏诊.单点hs-cTnT判断值结合动态监测变化明显优于仅仅使用单点判断值,hs-cTnT判断值结合动态监测变化的诊断特性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判断值,有助于鉴别诊断因hs-cTnT检测灵敏度提高而增多的疑似AMI患者.由于具有良好的诊断特性,hs-cTnT检测可能使一些"早期标志物"的应用空问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