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INK4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59例宫颈上皮瘤变(CIN)标本、30例病理检查为正常宫颈组织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CIN Ⅰ级组织中ILK表达阳性率62.50%、CIN Ⅱ~Ⅲ级为65.71%,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23.33%),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72,P=0.004<0.05;x2=11.675,P=0.001 <0.05);CIN Ⅰ级组织中ILK表达阳性率与CIN Ⅱ~Ⅲ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4,P =0.800 >0.05).P16INK4A在HPV16、HPV18 2种高危型宫颈HPV感染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高危型或者低危型(HPV53、HPV58、HPV6).结论 P16INK4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显著高表达,同时P16INK4A高表达可能与HPV16、HPV18的阳性表达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患者31岁,婚后8年未孕,因男方严重少弱精子症于2004年在外院行供精人工授精(AID)后生育一女孩;此次来我院要求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助孕。长方案超促排卵后获卵25枚;取卵日男方射出精液中未见精子,行睾丸穿刺取精,镜下见极少量活动精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ALIT)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M)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患者单盲、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7月至2012年4月符合条件的638例URM患者随机分为ALIT组(314例)和对照组(324例)。ALIT组进行ALIT 6~8次复查封闭抗体转阳后积极试孕;对照组仅予0.9%氯化钠液注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①两组既往平均流产次数、既往流产平均孕周、体重指数和再次妊娠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末次治疗后1年内受孕方式比例、异位妊娠率、再次流产率、流产胚胎异常染色体核型比例、严重母胎并发症发生率、粗活产率和校正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IT不能对URM再次妊娠有明显的保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及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我院妇产科门诊病人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细胞学阳性者进行HPV检测与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分析我院门诊HPV感染患者及宫颈病变的发病情况。结果我院门诊就诊患者HPV的感染率为9.46%(1375/14542),HPV阳性患者细胞学LSIL以上阳性率为64.4%(919/1428),组织学CINI以上阳性率为67.3%(1023/1520),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的发生集中在性活跃期,即年龄30~50岁。宫颈病变的发生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HPV高危型以HPV16、18型为最常见类型。液基细胞学检查辅以进行HPV检测及阴道镜下活检可以大大提高宫颈病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卵巢巧克力囊肿异位内膜腺上皮、间质细胞及其在位内膜P450芳香化酶蛋白和mRNA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巧囊壁、32在位内膜和35例正常内膜中P450芳香化酶(P450A)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巧囊壁异位内膜P450AmRNA表达量高于在位内膜(P<0.01);35例正常内膜中仅有2例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巧囊壁P450A蛋白其表达特征与mRNA一致.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P450A的表达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异位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与局部孕激素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对生理状态的孕激素水平反应不良是否由局部孕激素受体亚型分布及数量改变或功能缺陷所致.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EMS患者的卵巢异位子宫内膜(卵巢EMS组)和在位内膜(在位内膜组)及35例其他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的孕激素受体PR(A B)、孕激素受体亚型A、B(PRA、PRB)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1)对照组和在位内膜组的PR表达在增生期增强,并随分泌期逐渐减弱;PRA占优势,PRB/PRA比值在整个月经周期保持相对恒定.(2)卵巢EMS组PRA、PRB、PR(A B)表达绝对低于对照组(P<0.01),无周期性变化.异位内膜腺上皮PRA表达呈绝对降低,而间质中PRB表达相对增高,PRA不占优势,PRB/PR(A B)显著增高(P<0.01).结论 异位子宫内膜存在局部孕激素受体亚型数量和比值改变,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孕激素抵抗现象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异位子宫内膜芳香化酶P450A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位子宫内膜及在位内膜P450芳香化酶mRNA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例卵巢异位子宫内膜、22例盆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32例在位内膜和35例对照组子宫内膜中P450芳香化酶(P450A)mRNA的表达。结果67例异位内膜均有P450A mRNA的表达,在卵巢异位子宫内膜和盆腹膜异位子宫内膜组间其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子宫内膜P450A mRNA表达量均高于在位内膜(P<0.01);35例对照组子宫内膜几乎无表达。结论正常子宫内膜无P450A表达,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有P450A,而异位子宫内膜则呈P450A高表达。提示异位子宫内膜局部存在异常雌激素合成;在位内膜本身的保护机制劣于正常内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aPL-RM)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特点。方法比较109例aPL-RM患者(aPL-RM组)和49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应用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血流图(3-DU-PDA)对比分析黄体中期子宫动脉频谱和子宫内膜3-DU-PDA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内膜容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PL-RM组内膜下区域血流指数、内膜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及血管血流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U-PDA能够较敏感地反映非妊娠期aPL-RM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的细微变化和异常,在制定治疗策略和监测治疗效果上可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nRH拮抗剂应用于FSH促排卵人工授精周期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全面检索数据库,获得相关临床随机对照(RCT)文献9篇,共纳入患者1 771名,其中拮抗剂组858名,对照组913名,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和异质性检验,应用Rev Man5.0软件对各研究的原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拮抗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周期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周期取消率无明显差异,卵泡过早黄素化显著降低(17.2% vs 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FSH促排卵的IUI中加用GnRH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内源性LH水平,显著降低卵泡黄素化,适用于既往周期有明确黄素化史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雌激素产生、代谢与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存在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内膜组织P450芳香化酶(P450A)mRNA及蛋白质、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Ⅱ(17β-HSD Ⅱ)mRNA的表达,并与35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比较.结果:①35例正常子宫内膜不表达P450AmRNA,但自增生晚期始有1713-HSD Ⅱ mRNA的微量表达,分泌期逐渐增高并于分泌晚期达到高峰;②患者在位内膜可有P450AmRNA微弱表达;而17β-HSD Ⅱ mRNA表达趋势与正常子宫内膜一致,但强度低于正常内膜;③67例卵巢异位内膜均有P450AmRNA的表达,但缺乏17β-HSD Ⅱ mRNA表达.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能够自合成雌激素,但局部雌激素代谢缺陷,其导致持续的雌激素微环境是异位内膜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