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接触甲基甲酰胺接触(DMF)企业工人的中毒易发工作年限及对接触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于2018年2至5月,选择江苏省内部分地区32家接触DMF企业的2 457工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横断面开展对接触工人健康状况的调查,并对健康监护资料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接触DMF男性工人肝功能、B超异常阳性率高于女性,60~69岁年龄段接触工人的肝功能异常率、血压异常率和B超异常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年工龄段接触工人血压异常率最高(39.2%,20/51),11~20年工龄段接触工人肝功能异常率最高(44.3%,120/271),0~10年工龄段接触工人B超异常率最高(60.4%,20/51)。 结论 长期接触DMF会影响工人的肝功能和血压,且接触工龄的增加,对肝脏、心血管等器官的慢性损害程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2.
2016—2022年昆山市共报告疑似职业病410例,检出率0.035%(410/1172407),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疑似职业病病例涉及6类13种职业病,其中以职业性噪声聋占比最高(321例,78.29%)。病例集中在制造业(378例,92.20%),中、小型企业(84.39%)。申请职业病诊断的205人中确诊职业病145例。提示制造业和中、小型企业以及私营企业为昆山市职业病监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昆山市辖区内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进行排查,从源头上降低高危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方法 2021年,采取立意抽样的方法,对辖区内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业企业进行有机溶剂样本采集,对样本开展实验室分析检测,定性、半定量筛查其中是否含有正己烷、苯、三氯乙烯等成分。结果 本研究共采集了517家企业,1071份样本。有209家企业检出至少1种目标成分,企业检出率40.4%。其中正己烷企业检出率161家,检出率31.1%;苯检出44家,检出率8.5%;三氯乙烯检出31家,检出率6.0%。1 071份样本中,总体目标化合物检出率为22.7%(243份)。正己烷检出率17.9%(192份),质量浓度最高超过375 000 mg/L;苯检出率4.4%(47份),浓度最高的近2 500 mg/L;三氯乙烯检出率3.2%(34份),质量浓度最高超过360 000 mg/L。在本次检测中,检出目标成分的企业中制造业居多。结论 昆山市不同类型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多有使用含有目标成分的有机溶剂。企业应改进工艺流程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用低毒或无毒原辅材料替代含苯、正己烷、三氯乙烯等物质的原辅材料,降低企业职业病危...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对某化工企业的草甘膦生产车间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为职业病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检测以及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综合分析。
结果 工作场所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烘干包装岗位草甘膦质量浓度相对较高(3.62~20.68 mg/m3)。暴露组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胆碱酯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异常率方面,只有胆碱酯酶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总蛋白、白球比、肌酐的平均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装岗位劳动者谷丙转氨酶和胆碱酯酶水平与对照组不同;包装组的总蛋白、尿酸和胆碱酯酶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草甘膦生产车间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醛、氯甲烷、三乙胺、草甘膦、粉尘和噪声,需加强对草甘膦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个人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正常运行且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5 328家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5 328家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68 392人,接害率37.86%(68 392/180 655)。以小、微型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集体企业接害率较高;接触物理危害因素人数最多。企业职业病危害申报率,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培训率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职业健康监护率均随着企业规模减小而降低(P<0.01)。提示昆山市应加强对小、微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重点关注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噪声和其他粉尘为重点防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