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8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307篇
内科学   15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510篇
预防医学   464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299篇
  1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义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单一延长应激模型大鼠皮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on)、单一延长应激模型组(model)。建模后第7d观察两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免疫荧光、逆转录PCR检测两组大鼠皮质RGMa的表达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僵立行为明显增加(0.01),皮质RGMa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多(0.01)。结论单一延长刺激诱导大鼠皮质RGMa蛋白及转录水平上调,可能是引起PTSD皮质体积缩小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经梨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08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50例病人(55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A组,46例病人(53髋)行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记录对比2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最大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下肢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病人影像学指标情况(外展角、前倾角、偏心距)和生存质量情况(以SF-36量表表示)。结果A组病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长于B组(P < 0.05~P < 0.01);A组病人术后1、3、7 d的HISS评分低于B组,VAS评分高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14、30、90、180 d的HIS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30、90 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显著优于A组,术后30 d单腿站立测试时间长于A组,术后90 d的6 min步行测试距离优于A组(P < 0.05),其他时间点2组病人下肢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小于B组,偏心距大于B组(P < 0.05);B组病人SF-36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总健康程度得分均优于A组(P <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经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术式,符合快速康复理念,但手术时长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  相似文献   
4.
5.
6.
盐酸克林霉素的反相HPLC法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酸克林霉素的反相HPLC法含量测定河南省药品检验所郑州450003王巨才,安华民盐酸克林霉素(ClindamycinHydrochloride)是由盐酸林可霉素半合成而得,由于林可霉素为多组分抗生素,故克林霉素中,一般还含有克林霉素B、7-差向克林...  相似文献   
7.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麻疹粘膜斑和全身红色斑丘疹为特征。从2007年2月开始,我市麻疹暴发流行,短短5个月内,我科已收治麻疹患者110人,其中重症患者87例。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伴发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障碍的患者伴发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抑郁症与糖尿病的病理改变存在一些相似之处,现对此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分型和梗死面积与心电图(ECG)改变的关系.方法 给2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ECG检查,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和梗死面积分型,对各组患者的EC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OCSP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后循环梗死(POCI)组和腔隙性梗死(LACI)组患者的ECG异常率分别是: 95. 5%、80.4%、62.5%和48.5%,TACI组和PACI组明显高于LACI组(P<0.05~0.01);大中面积梗死组(83.7%)的ECG异常率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60.4%)和腔隙性梗死组(53.2%)(P<0.05~0.01);小面积梗死组的ECG异常率高于腔隙性梗死组(P<0.05).OCSP和梗死面积分型各亚型组出现ST-T改变和心律失常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临床分型病情重和梗死面积大的患者ECG异常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