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用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对显微细胞图像的自动分析和分类的方法,并针对医学图像分析中的难点,提出了基于归一化彩色空间和RGB,HSV彩色模型的分割方法: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中关于特征向量空间聚类的方法实施真彩色分割.这种方式有效地利用了多维特征空间对于分割目标所提供的信息,使分割的准确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解决了图像分割过程中的单个细胞检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回顾长链非编码RNA TUG1(lncRNA TUG1)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以及探讨TUG1在评估骨肉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收集TUG1与骨肉瘤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文献。系统回顾TUG1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并采用Stata12软件(Stata公司,美国)对TUG1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 结果目前的研究表明,TUG1主要通过发挥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效应调控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等过程,涉及通路包括AKT信号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本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244例骨肉瘤患者。TUG1表达升高的骨肉瘤患者总体生存率低于TUG1表达降低的骨肉瘤患者(OR=1.921,95% CI:1.361,2.712,P=0.000)。不仅如此,骨肉瘤患者组织中TUG1表达升高往往提示肿瘤具有更大的体积(OR=4.084,95% CI:2.313,7.211,P=0.000)、较高的临床分级(OR=0.247,95% CI:0.133,0.539,P=0.000)和更早期远处转移(OR=1.943,95% CI:1.130,3.339,P=0.016)。然而,其与患者性别(OR=1.055,95% CI:0.620,1.793,P=0.844)和肿瘤发生部位(OR=0.806,95% CI:0.424,1.530,P=0.509)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长链非编码RNATUG1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仅如此,TUG1表达升高提示骨肉瘤患者不良临床预后,其可能是一种评估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试一种基于磁感应相移技术的心肺信号非接触监测系统的性能。方法:基于磁感应相移技术的心肺监测系统由激励源,前端传感器(激励线圈、检测线圈),前置放大滤波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分析与显示模块等组成。激励源可输出两路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正弦信号,一路作为激励信号,一路作为参考信号。激励信号被送至激励线圈,用以产生激励磁场。检测线圈则能检测到感应磁场的磁感应电压信号,并将其送至前置前置放大滤波模块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信号及参考信号被信号采集模块采集,送至信号处理分析与显示模块进行处理与实时显示。最后用小波分析对显示波形进行去噪处理。基于该系统,对6名受试者的心肺活动的进行了监测。结果:该监测系统成功显示了呼吸运动和心跳运动的实时波形。通过数据分析得到6名受试者的人体呼吸频率监测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次/分钟,最大相对误差为4.55%;心率监测的最大绝对误差为2次/分钟,最大相对误差为3.28%。结论:设计的心肺活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和完成心跳及呼吸活动的非接触监测及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当前止鼾器的原理及不足,介绍了ATMEL公司生产的AT90S8535单片机主要特点以及在智能止鼾器中的应用方法,给出了AT90S8535单片机的部分控制电路图,最后简要说明了单片机的主程序以及各个中断服务程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数字化可视人体图像的目标提取.方法 利用归一化阈值分割排除大部分背景,再结合边缘跟踪对目标边界附近保留的边缘特征进行识别、连接、去噪,构建一种准确、有效的目标提取算法.结果 基于边缘和阈值混合的分割技术有效地去除了数字化人体图像的背景.结论 通过与其他几种分割算法的比较,本计算法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重庆市化学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方法根据各类有毒物质的泄漏扩散模型体系、伤害模型以及相对应的医疗救治手段,结合重庆市化学品存储状况、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医疗机构、救护力量等因素.利用计算机实时仿真技术、数据分析和评价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以Visual Studio6.0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可运行于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的中文版“重庆市化学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软件。结果该系统可提供各类事故的动态危害范围、伤害数量预测;相应的处置措施和救援方案;4200余种有毒化学危险品的理化特性、救治方法查询等。结论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运行速度快,可提供实时分析,分析结果准确度较高,可满足化学救援指挥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Cervifix结合同种异体骨板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Cervifix枕颈内固定系统及同种异体骨板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12例新鲜创伤和5例陈旧性创伤引起的枕颈病例行Cervifix系统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板植骨融合。随访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8.4个月。本组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内骨性融合。脊髓压迫症状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本组未出现脑脊液漏及椎动脉损伤,亦无术后脊髓压迫症状加重病例。结论 Cervifix系统固定可靠,器械安装方便,是枕颈融合内固定较好的方法:同种异体骨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性能和诱导成骨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枕颈部植骨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
授课能力训练是师资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难点处理上的不足是年青教员在承担理论授课初期所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授课能力培训的主要方法以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提出了如何有效提高新教员授课能力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技巧,提高手术疗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漂浮法椎管后壁切除术,即用尖嘴咬骨钳、高速磨钻、神经剥离子、超薄型椎板咬骨钳等器械对拟切除的椎板及骨化黄韧带进行逐层切除、薄化,直至致压物变薄呈漂浮状再予以分离、切除。术中术后使用激素和脱水剂保护脊髓。结果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手术前后平均JOA评分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手术后大于手术前,即手术后脊髓功能较手术前明显好转。手术疗效优良率80.95%,有效率90.48%。术后并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1例,血肿形成1例,脑脊液漏5例。结论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使用漂浮法切除椎管后壁,具有对脊髓侵袭小的优点,辅以药物治疗,使脊髓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胡东  宁旭 《脊柱外科杂志》2020,18(1):64-67,72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腰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理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脱出,刺激或压迫神经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病变,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有研究发现,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LDH密切相关,正常脊柱-骨盆形态可使身体处于最佳平衡状态,若发生改变则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脊柱矢状面生物力学发生改变,从而加速脊柱退行性变[1-3]。本文查阅分析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LDH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脊柱-骨盆矢状面失衡不仅与LDH的发生机制相关,且与其临床症状和预后也有关联,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