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体骨髓、骨联合移植在脊柱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骨联合移植在脊柱融合中的运用。方法 84例中2例半椎体畸形、8例胸椎及胸腰椎结核、10例椎体滑脱、4例下颈椎骨折、51例胸腰段骨折、6例腰椎骨折及3例退变节段不稳患者在处理原发病的同时行植骨融合术,二期再在X线监视下行经皮注射自体骨髓移植,其中74例合并应用内固定器。结果 7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期30.06个月。75例融合成功。3例失败,其中2例二次取内固定术中才被发现,第3例术后8个月X线片有假关节形成表现,再次术中也证实有假关节形成。无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的病例出现。结论 骨髓、骨联合移植在脊柱融合中运用失败率低(3.85%),成骨性强、生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Barton骨折疗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Bar-ton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5个月;按照M erchant标准,优良率达93.3%。结论掌侧型Barton骨折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33例椎板开窗法椎弓根钉置钉术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椎板开窗置钉术包括四个关键性操作.即进钉点、进钉方向、进钉深度及在进行手术时椎弓根内侧壁的监视,术前分析每个病人的影像学信息及术中病椎的确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节段定位时附件骨折及浮动椎弓根是可利用的重要标志。椎板开窗置钉的优点是对医生、患者无放射损害,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的危险较小,该技术易被基层医院医生掌握。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颈椎管特点。方法 选取2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在颈椎X线侧位片上测量颈椎管中矢径和椎体中矢径,测量范围C3-C7节段,计算各节段的椎管指数(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并统计两组中颈椎管狭窄(3个以上节段椎管指数小于0.75为颈椎管狭窄)的例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C3-C7节段的椎管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0.01),其中C4-C7节段的椎管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颈椎管狭窄的发生率为45.8%(11/24),明显高于对照组12.5%(5/40),P〈0.05。结论 颈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桥接钢板螺丝钉固定、单开门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单开门减压、桥接钢板固定,并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后影像学分析及手术后疗效进行分析.CT测量椎管开大程度;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随访6~12个月,CT复查未发现内固定物移位和松动,椎管矢状径开大率是原来的159.7%,手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44.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单开门减压后桥接钢板固定可保持颈椎后部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稳定性,是治疗颈椎管狭窄、防止开门后再关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组织工程方法异体骨复合物修复关节置换时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异体骨复合物修复关节置换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15例因多种疾患施行初次髋、膝或肩关节置换术,假体受区有骨包容性缺损需植骨。将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异体松质骨体外构建成复合物,即刻植入骨缺损区,然后再置入假体。结果:平均随访40个月。术后移植骨新骨替代较快,无吸收,骨缺损修复满意,假体无松动。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异体骨构建成复合物,使坏死区成骨能力增强,可作为修复关节置换时骨缺损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骶管内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2例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明确诊断,术中根据不同病理特点分别行囊肿切开减压引流、囊壁部分或全部切除,"交通孔"封闭,术后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 5例会阴部烧灼感患者4例完全缓解,1例减轻;3例腰骶部疼痛并会阴部麻木患者减轻;3例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2例减轻,1例改善不明显;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转为阴性.随访时未发现症状再加重.结论 腰骶椎MRI检查是诊断骶管内囊肿的最好方法,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移植富集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异体骨+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将富集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异体腓骨+部分纯化制品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植人股骨头减压区,治疗FicatⅠ、Ⅱ、Ⅲ期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50例(86髋)采用该治疗方法。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10年,平均54个月。其中45例(80髋)FicatⅠ、Ⅱ期患髋无明显疼痛及功能受限,CT显示形成密度较高的新骨,病变范围及程度无发展。在5例(6髋)FicatⅢ期病例,其中2例无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病变无进展,3例因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富集自体骨髓干细胞+异体骨+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增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负重区软骨下骨机械支撑力和成骨能力,以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达到促进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区域进行修复与重建目的,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提供了另一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86年起在止血带下进行大隐静脉剥脱11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53例189肢,其中男98例121肢,女55例68肢;最大68岁,最小32岁;发病时间最长35年,最短5年,平均152年,单肢发病97例,双肢发病46例;并发小...  相似文献   
10.
速冻同种异体骨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86年起用速冻法处理同种异体骨并用以临床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0~36岁;肱骨12例,股骨10例,胫骨6例,指骨1例,跟骨1例;骨折13例,骨肿瘤及瘤样病损10例,畸形3例,其它骨病4例。2.同种异体骨处理及保存方法:无菌取出健康人外伤性截肢及外伤性死亡患者的骨后,剔除骨膜、软骨及骨髓,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根据需要截成整块或碎条状,双层无菌单包裹后立即置-70℃~-80℃环境下速冻1~2小时,取出后常温下浸入95%的酒精内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