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姜肖梅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4):117-118
刷牙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最重要的方法。由于正畸患者口腔内添加固定或活动矫治装置,给牙齿的清洁带来一定的困难,使牙菌斑容易堆积,正畸疗程一般较长,从而造成牙龈炎、牙齿脱矿、龋齿等症状。这不但影响矫治的顺利进行,而且有损口腔健康,对于这一特定人群口腔健康的维护已成为口腔正畸医护人员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口腔卫生宣教及正确刷牙方法对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康凤  姜肖梅  王爽 《妇幼护理》2022,2(1):155-158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及对 ADL 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3 月我院口腔门诊收 治的 118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9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细节护理。观 察对比两组的心理弹性、就诊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 CD-RIS 评分、ADL 评分均无 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 CD-RIS 评分、ADL 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并且干预后,研究组的 CD-RIS、ADL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 GCQ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腔门 诊的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情绪,提高就诊的舒适感及护理满意感,增强日常活动能力,减轻疾病对生活 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患者牙列缺失以后,口腔功能严重受损,进食、发音、美观以及社交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全口义齿修复可以恢复患者主要的口腔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除了患者的口腔自身条件、医师和技师的修复技术以外,患者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心理状态与其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满意程度有直接关系。针对无殆患者的心理变化,我们在全口义齿修复的护理中,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牙周手术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必要性。方法牙周手术患者43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及疼痛改变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存在高度的恐惧心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疼痛程度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和恐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周立伟  魏世成  李玉宝  姜肖梅 《口腔医学》2009,29(11):561-563,585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人工骨材料的预制件植入人工形成的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及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核素骨显像检查评价该材料的骨缺损修复能力,并动态评价修复后受植区内的骨代谢变化。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颅骨及其颅内代谢无影响,可在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引导骨再生。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具备骨缺损修复材料所需的良好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成长过程中阶段性口腔护理的方法。方法:以深圳市636例2005年出生的婴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8例。实验组婴儿从出生起长期跟踪观察并进行阶段性口腔护理,对照组未加阶段性口腔护理指导,每33个月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口腔问题的调查,研究至2009年12月终止,比较两组儿童口腔问题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资料完整者278例,其中龋齿18例,鹅口疮11例,疱疹性口炎6例,牙齿发育不良7例,前牙反合15例;对照组资料完整者229例,其中龋齿48例,鹅口疮25例,疱疹性口炎29例,牙齿发育不良21例,前牙反合47例,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儿童成长过程中阶段性口腔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更好地促进儿童牙齿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垫舌簧矫治器在矫治乳牙反恰过程中的口腔护理及其效果:方法选取105例乳牙反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合垫舌簧矫治器进行矫治,对观察组患者和家长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并对小孩进行心理治疗和定期回访;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结束时的牙龈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4.1个月,牙龈炎发病率为10.91%;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5.3个月,牙龈炎发病率为36.00%,两组之间牙龈炎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口腔护理能够缩短矫治时间,降低牙龈炎的发病率,提高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1例第三磨牙阻生致前牙及双尖牙开的矫治,探讨开的矫治原则。方法:2006年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1例因第三磨牙阻生致前牙及双尖牙开的患者,拔出4颗第三磨牙及一组双尖牙,通过MBT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结果:患者的开得以矫正,面型改善明显,前牙覆覆盖正常,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在进行开的诊断和设计时,必须认真分析引起开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外伤脱位牙患者植入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的就诊患者31例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的就诊患者3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疼痛护理、心理疏导、术前器械准备、药物准备、脱位牙处理、注意事项指导、术中体位护理、麻醉配合、手术配合,手术前、后拍片协助、健康指导等。分别于患者术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见表2);术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情况;术后1年进行随访,采用外伤脱位牙再植术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为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感染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再植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几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及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社区0~6岁儿童伤害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0~6岁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深圳市6大区的12个社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3750名0~6岁儿童2001年的伤害状况。结果深圳社区0~6岁儿童非致命性伤害的年发生率为3.25%,男女比例为1.44:1;伤害类型前3位依次为意外跌落(60.70%),烧烫伤(18.00%),动物咬伤(9.00%);伤害医疗费用支出人均984.25元;有8.20%的儿童住院治疗。结论伤害严重影响着深圳社区0.6岁儿童的健康,应及早开展伤害的干预控制,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