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预防医学   19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不同地形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天台县流行性出血热(EHF)在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地形的宿主动物、疫源地类型与发病的关系。基本上明确了平原地区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混合型疫源地,其鼠肺EHF抗原阳性率高,是EHF发病严重地带,且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亦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丘陵、山区逐渐形成以褐家鼠为主的疫源地,且鼠肺EHF抗原阳性率明显降低,EHF的发病及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水平都低。  相似文献   
2.
1989年对我县的地、县、区三级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如下: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生物指示剂为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由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提供。  相似文献   
3.
4.
天台县于1965年在仓山区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 1973年后开始流行;82年发病811人,发病率为170.6/10万,居于全国第六位。  相似文献   
5.
为控制本县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疫情,总结防制经验,我们于1983年11月、1984年3月、11月和1985年3月、6月在发病严重的平镇、白岳、街头等十个乡(1983年平均发病率为383.80/10万),进行室内外大面积灭鼠,探索灭鼠对降低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降低人群发病的关系。现将近期控制效果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TR/PatocⅠ抗原玻片凝集试验与显微镜凝集试验对快速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评价浙江省天台县卫生防疫站(邮编:317200)魏鸣,姚兆华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对及时治疗患者和发现新疫源地具有重要意义,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是经典实...  相似文献   
7.
根据卫生部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方案的要求,按照天台县HFRS监测实施细则,在中央流研所、省、市防疫站的热情指导下,1998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丰富了监测数据。现将今年的监测工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1人间疫情监测收集本地各月年度HFR...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是我县重点防治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县是全国在我省的监测点 ,按全国HFRS监测方案 ,在省、市卫生防疫站的直接指导下 ,我们对人间疫情、鼠间疫情进行了不间断的监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人间疫情监测 :收集各乡镇每月HFRS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掌握天台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与疫源地类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EHF病人血清中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1984~2000年天台县共发病5620例,486例HFRS恢复期病人血清学分型结果为,Ⅰ型(汉滩型)占60.91%,Ⅱ型(汉城型)占32.51%,未定型占6.58%.夏季和冬春季有二个发病高峰,青壮年农民发病最多.检测小兽汉坦病毒(HV)抗原20097只,阳性871只,带病毒率为4.06%.结论天台县是以Ⅰ型(汉滩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在EHF高发疫区二个乡的五个自然村,按每15m~2放夹1个进行捕鼠,标记捕鼠点的位置和栖息场所,用荧光抗体技术对捕获的每只小兽作EHF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捕获6种小兽,查到褐家鼠、小家鼠携带EHF病毒抗原或抗体,褐家鼠为优势种,且病毒感染率最高。从家鼠EHF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看带病毒率,以6月份最高,EHF抗体阳性率以2月份最高,褐家鼠EHF病毒感染率平屋高于楼屋,EHF病毒感染鼠在居民区内的空间分布比较广泛。但在感染率高的地方有相对集中,这些相对集中的地点未感染鼠的密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