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遗传毒性,为有毒中药吴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了Ames试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TA1535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分别设5个剂量组:0.000 5、0.005、0.05、0.5、5mg/皿;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剂量分别为0.005 mg/mL、0.05/mL和0.5 mg/mL,受试药物与CHL细胞接触时间分别为4 h和24 h;吴茱萸醇提物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吴茱萸醇提物0.88、3.52、10.55 g(生药)/kg 3个给药剂量组。连续给药4 d,每天给药1次。结果: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各剂量组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CHL试验中,吴茱萸碱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吴茱萸次碱24 h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略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柠檬苦素4 h和24 h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都略有增加,0.05 mg/mL、0.5 mg/mL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005 mg/mL组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试验中,吴茱萸醇提物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综合以上3个试验结果,认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吴茱萸醇提物无遗传毒性。但在体外试验中,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有致突变性。为进一步确认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的遗传毒性,可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吴茱萸的主要生物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以及柠檬苦素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对其遗传毒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对CHL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观察其致CHL细胞染色体结构及数量的变化.结果 吴茱萸在0.5 mg/ml、0.05 mg/ml和0.005 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与细胞作用4h及24h收集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吴茱萸次碱在0.5 mg/ml、0.05 mg/ml和0.005 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与细胞作用4h收集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与细胞作用24 h,可诱发可重复性的阳性结果;柠檬苦素在2.5mg/ml、0.25 mg/ml和0.025 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出现可重复性的阳性结果.结论 在本试验所确定的测试条件下,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可导致CHL细胞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硫化钠对大鼠经口给药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和致畸性,为其进一步的毒理学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采用霍恩法设置215、464、1 000、2 150 mg/kg剂量系列经口给药检测大鼠急性毒性;常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剂量分别为30、60、120 mg/kg,另外设蒸馏水对照组,检测亚慢性毒性;在妊娠中期采用剂量分别为30、60和120 mg/kg连续给药10 d的传统致畸试验检测其致畸毒性。结果: 硫化钠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雌性794(584~1 080) mg/kg,雄性926(636~1 350) mg/kg;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未出现中毒症状及死亡,120 mg/kg高剂量组大鼠的消化道出现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致畸试验120 mg/kg剂量组发现死胎百分率(1.75%)和外观畸形窝发生率(5.88%)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硫化钠经口给药急性毒性LD50分别为雌性794 mg/kg、雄性926 mg/kg;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60 mg/kg时)未观察到有害作用,致畸试验出现可疑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致畸敏感期环磷酰胺不同给药方案对孕鼠的致畸效应,确定一种最佳的给药方案以指导环磷酰胺作为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阳性对照的使用。 方法:交配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环磷酰胺连续给药组 (A组),于妊娠第6~15天 (即GD6~GD15)每天按4.8 mg/kg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单次给药组 (B组),于GD12一次性按12 mg/kg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对照组 (C组),于GD6~GD15每天皮下注射给予大鼠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孕期称取母鼠体质量并观察一般状况,于GD20用CO2对孕鼠实施安乐死,解剖后称重并记录其生殖器官质量,检查胎仔外观、骨骼和内脏畸形情况。 结果:两个环磷酰胺给药组一般状况观察均未见异常;B组子宫胎盘质量、胎盘质量、子宫质量低于对照组 (P<0.05)。 外观检查,A组未出现显著的畸形种类;B组能引起明显的外观畸形,主要有脑膜膨出、小头、脑露、足内翻等。内脏检查,A组显著增加的畸形仅见侧脑室扩大或淤血;B组出现明显的内脏畸形,主要表现为第三脑室扩大或淤血、侧脑室扩大或淤血、心室心房异常等。骨骼检查,A组骨骼畸形种类较少,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大部分骨骼畸形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主要表现在头部和胸腔,如基蝶骨异常、肋骨数目异常等。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鼠于GD12按12 mg/kg经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为较为理想的阳性对照给药方法,显示出更宽的畸形谱和更重的畸形程度,推荐在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中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采用不同功率的Nd∶YAG激光(波长532 nm)诱导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为相关的药物和器械评价提供适用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 将96只BN大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高、中、低功率组,激光功率依次为300 mW、200 mW、100 mW,光斑直径100 μm,曝光时间100 ms,每眼光凝8个点)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24只.各实验组大鼠激光造模后的第1周、2周、3周、4周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每个时间点各组随机抽取2只大鼠行脉络膜铺片,随机抽取4只大鼠双眼行HE染色,以对比各组间CNV荧光素渗漏率、面积、厚度等差异.结果 眼底彩照及FFA结果:中、高功率组第1周、2周、3周眼底荧光素渗漏率均高于低功率组(均为P<0.01),中、高功率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空白对照组晚期FFA图像未见荧光素渗漏.脉络膜铺片结果:低功率组第1周、2周CNV面积变化不明显,中、高功率组CNV面积从1周起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各组CNV面积至第3周达到高峰,高功率组第4周的CNV面积仍大于低功率组(P <0.05).HE染色结果:各实验组光凝后第1周,视网膜内核层排列紊乱,大量增生的细胞穿破RPE层向视网膜内层移行,形成初期CNV,随时间推移CNV逐渐增厚,区域内可见色素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并夹杂新生血管,第4周区域周围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各组CNV中央厚度变化与面积变化一致,均在第3周达到高峰,且第4周高功率组CNV中央厚度大于低功率组(P<0.05),对照组视网膜内核层细胞排列整齐,未见炎性反应.结论 100mW、200 mW、300 mW的Nd∶ YAG激光均可以诱导BN大鼠CNV模型,其中300 mW的成模率最高,CNV面积及中央厚度最大,是Nd∶ YAG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较为理想的激光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给予生川乌醇提物前禁食与未禁食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108只SD大鼠分为禁食组(48只)与未禁食组(60只).禁食组每组8只,未禁食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2组分别依次设6个剂量组:2.25、4.5、9、18、36、72 g原药材/kg.禁食组于给药前禁食12 h.2组以20 mL/kg灌胃给药.观察14d并于观察结束后采集血液进行血液学和血生化分析.结果 禁食组半数致死量(LD50)为12.17 g原药材/kg,在4.5g原药材/kg及更高剂量下能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症状.未禁食组LD50为75.27 g原药材/kg,在36 g原药材/kg及更高剂量下能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症状.2组中毒症状一致,主要表现为全身被毛湿润、步态蹒跚、呼吸急促、腹式呼吸、抽搐,部分大鼠出现流涎、角弓反张等症状,甚至死亡.症状出现时间集中在给药后10 min内,出现死亡的时间集中在给药后4h内.根据观察到的症状初步认为川乌急性毒性的主要靶器官为神经系统.死亡动物解剖后,发现部分死亡动物肺部有水肿以及出血点,胸腔及肺组织中发现粉红色浆液和泡沫.根据解剖结果推测川乌急性毒性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心脏衰竭与呼吸抑制.结论 给药前未禁食组LD50是禁食组LD50的6.18倍,未禁食组出现症状的剂量远远高于禁食组,禁食对生川乌醇提物毒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川乌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气微,味辛、麻舌[1],主要化学成分是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包括乌头碱、次乌头碱、杰斯乌头碱、异翠雀碱等[2]。研究表明,川乌有抗炎、麻醉镇痛、扩血管降压、强心、降血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药理作用[3],其功效是由乌头生物碱类物质决定,但其毒副作用亦是乌头生物碱类物质造成。由于川乌的药用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因此,用药必须谨慎,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笔者现通过总结川乌毒理学作用及影响毒理学作用因素的研究动态,为深入研究川乌提供参考并对川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连续28 d对SD大鼠经口给予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醇提物,观察可能的毒性反应性质、程度及可逆性,判断毒性靶器官。方法 雌雄各半80只SD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20.83、6.66、2.50 g生药/kg· d吴茱萸醇提物和生理盐水,1次/d,连续28 d。给药结束、恢复14 d后各组解剖10只。解剖时称重脏器,腹主动脉采血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测,组织器官进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1)肝脏:给药动物肝肥大,无光泽,质脆;给药组肝脑比呈剂量依赖性改变,停药14 d后恢复;光镜下高剂量组肝细胞变性肿胀、炎细胞浸润(8/8),病变分级高于对照组(P<0.0083),恢复期缓解;电镜下高剂量组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肝血窦内皮细胞有空泡,恢复期缓解。(2)血液系统:高剂量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有贫血征象,同时网织红细胞代偿性升高,恢复期未完全恢复。(3)心脏:电镜检查高剂量组心肌细胞肌丝紊乱、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恢复期未好转,中低剂量组无明显异常,但恢复期加重。(4)肾脏:电镜检查高剂量组肾足细胞肿胀,肾小球系膜弯曲及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恢复期好转。结论 肝、血液系统为吴茱萸醇提物明确毒性靶器官;电镜检查心脏和肾脏有损伤,为可疑毒性靶器官。  相似文献   
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原  何林  夏祺悦 《中国药业》2010,19(5):26-27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考察其常用试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生理盐水溶解,流动相进行稀释。色谱柱为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水溶液-甲醇-四氢呋喃-10%四丁基氢氧化铵(700:280:25:12.8),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2nm,柱温为30℃。结果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1-100μg/mL(r=0.999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2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n=5)。头孢关唑对照品溶液5d内稳定;头孢美唑钠的生理盐水溶液4℃下避光放置5d,主药含量大于95%,稳定性较好。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试验动物的准确给药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