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异位妊娠误诊行药物流产16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妊娠误诊行药物流产16例临床总结深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518020)谢康云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518029)周霞平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急诊科(518001)朴利文1993年9月至1996年8月间,我们三家医院收治误诊为宫内妊娠而行药物流产(药...  相似文献   
2.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副作用、术后妊娠率、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后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随访资料;同时抽取同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术后口服孕三烯酮(内美通)治疗50例患者,术后未配合使用药物治疗46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其疗效、副作用及其停药后对妊娠率、复发率的影响。结果术后配合药物治疗的两用药组症状、体征、缓解率及复发率相似,米非司酮组缓解率为67.9%,内美通组为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体重增加、痤疮、肝功能损害、潮热、阴道干燥等副作用明显低于内美通组(P<0.01),两用药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1.3%及10.0%,均明显低于术后未用药组的31.9%(P<0.01),米非司酮及内美通组累积妊娠率分别为41.6%、40.8%,明显高于未服药组的18.3%(P<0.05)。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后联合使用米非司酮或内美通治疗能明显提高症状缓解率及术后妊娠率、降低复发率,但米非司酮副作用明显低于内美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对提高经腹羊膜腔穿刺注药促胎肺成熟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疗效影响。方法收集进行羊膜腔穿刺注药促胎肺成熟孕妇共13例,针对术前、术中、术后孕妇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制定详细护理措施,包括手术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宣教、心理护理和术前后护理。结果13例孕妇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经1~2次促胎肺成熟治疗,均顺利生产早产儿,出生评分良好。结论术前认真做好孕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对提高经腹羊膜腔穿刺注药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Ⅰa1期行全子宫切除;Ⅰ a2~Ⅱ b1期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木,术后加放疗或化疗治疗,Ⅱb.期~Ⅲ期以上放疗+化疗(Ⅰ期宫颈癌行子宫次广泛切除术,术后加放射治疗.Ⅱ期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加治疗).结果 42例中,Ⅰ期宫颈癌术后生活满10年以上者5例.满5年以上者18例,生存率100%;Ⅱ期宫颈癌术后12例中5年生存率33%,Ⅲ期宫颈癌5年内生存牟为0.结论 宫颈癌的治疗,转归及预后与宫颈癌的分期,分型、分化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分期越早,疗效越好,生存率越高;分化越高,疗效越好,生存率越高.按病理分类,鳞癌明显高于腺癌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经颅多普勒在诊断脑血管狭窄中的应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三个主要疾病之一 ,发病率与致残率均很高 ,据文献报道 ,它在城市各死因中居第一位。因此 ,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应用经颅多普勒 (TCD)技术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有其特殊价值 ,可观察 CT不能显示的血管痉挛、狭窄。这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 ,早预防、早治疗 ,减少或推迟脑中风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利用 TCD技术对早期脑血管狭窄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文以拟定的 TCD参数指标制定诊断标准 ,采集 10 0 0例病例做为研究对象。共计诊断颅内主干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6.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发生部位及镇痛方法。方法观察6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内脏、肩部、腹壁切口的疼痛情况,术后采用局部阻滞镇痛或口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消炎痛、芬必得等)或胸膜腔注入0.5%布比卡因的疗效。结果术后上腹部疼痛在术后第1天发生率最高达77.O%,术后第2天或第3天又出现第2个或第3个疼痛高峰。肩痛通常在第1天轻微,多在第2天逐渐转明显,有36例(42.6%)。疼痛发生在腹部和背部或肩部两处者有49例(81.7%)。疼痛发生在下腹部术后第1天发生率最高,持续时间约1—2d,有11例,占18.3%。局部阻滞镇痛有效率达100%,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有效率达82.2%。结论腹腔镜术后疼痛主要发生在上腹部、下腹部、背部或肩部等处,局部阻滞镇痛及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均有较好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在吸宫流产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们根据米非司酮能诱导宫颈成熟的作用原理 ,在早孕吸宫术前应用米非司酮软化宫颈 ,使吸宫流产术易于操作 ,以减轻受术者的痛苦 ,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1997年 8月至 1998年 10月来我院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 2 0 0例 ,月经周期正常 ,停经45~ 5 0天的初孕妇女 ,无服药禁忌证。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 10 0例。实验组年龄 (2 3 5 8± 4 12 )岁 ,孕龄(4 6 87± 2 13)d ,宫腔长度 (9 82± 1 14)cm ;对照组年龄(2 4 10± 4 39)岁 ,孕龄 (4 6 5 3± 1 46 )d ,宫腔长度 (9…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构架蛋白1(RACK-1)和Twis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0例,选取同期本院因宫颈良性病变行肿物剥除或附件切除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70例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70例宫颈癌癌旁组织(癌旁组)、正常宫颈组织20例(正常组)中的Twist及RACK-1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Twist在正常宫颈组织、癌旁组织和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1/20)、22.9%(16/70)和95.7%(67/70)(χ2=24.581,P=0.001);RACK-1在正常宫颈组织、癌旁组织和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20)、61.4%(43/70)和90.0%(63/70)(χ2=11.538,P=0.001).②Twist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RACK-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③Twist及RACK-1存在正相关性(r=0.3,P<0.05).④Twist(+)~(++)表达者和(+++)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1.2%和29.2%(HR=11.637,95%CI:4.351~38.213;P=0.002);RACK-1(+)~(++)表达者和(+++)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3%和35.3%(HR=10.143,95%CI:4.285~33.275;P=0.006).结论Twist及RACK-1的增强表达与宫颈癌侵袭性增强有密切关系,其表达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临床讨论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甚至早期卵巢癌的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住入院的61例巨大卵巢囊肿(>10cm)患者,分析其既往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37例)及附件切除术(24例),其中单侧附件切除(16例),双侧附件切除(8例)。结果除1例因囊液粘稠无法吸出,中转开腹,其余患者经腹腔镜治疗成功。术后住院4~11d,平均5.2d。石蜡包埋切片病理检查报告示恶性3例、交界性肿瘤7例、良性肿瘤51例。结论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在临床上是可行的,早期卵巢癌也可以应用其诊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