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构建列线图模型以预测新型冠状病毒病2019(COVID-19)的死亡风险,以早期筛选死亡高危患者。 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和2022年4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北院)收治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患者(166例)作为训练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患者(52例)作为验证集。采用先单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C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及判断能力,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218例,其中67例(30.73%)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种基础疾病、APACHE Ⅱ评分(5~40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0~90)、乳酸(0~16mmol/L)均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95%CI:0.811~0.927),验证集AUC为0.797(95%CI:0.671~0.924),训练集与验证集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473,P=0.421)。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结论本研究构建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个体化、可视化、图形化预测,有助于医师早期做出合适临床决策及诊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啶对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和胃黏膜pH值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 =20,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n=20,D组),用ELASE法检测TNF-α,IL-1β和IL-6水平,使用标准的pH值和血气分析仪同时分析和计算胃黏膜pH值.结果 D组与M组间血流动力学、生化指标和胃黏膜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4 h后D组较M组心率[(86±3.37)和(110 ±3.29) bpm],TNF-α[(19.3±5.6)和(14.5 ±4.1)pg/mL],IL-1β[(6.29±2)和(5±0.32) pg/mL],IL-6[(457.4±337.2)和(215.6±194.3) pg/mL]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脓毒症患者的镇静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一种难治低氧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作为其常规治疗手段,虽能改善氧合,但也可引起通气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y-associated lung injury, VALI)。随着认识发展,对VALI发生机制的认知逐步发生压力伤、容积伤、剪切伤以及生物伤的转变,最终以应力、应变以及耦合的机械能作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决定因素。传统的保护性通气策略包含小潮气量、低平台压以及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的滴定。为了进一步实现个体化保护,驱动压及跨肺压的临床应用不断被强调。驱动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顺应性,当以低水平驱动压为目标进行通气参数调整时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下肺的非生理性应变,并降低通气的机械能。而跨肺压作为直接扩张肺的压力,不仅避免了因患者胸壁顺应性差异及腹内压升高带来的对实际肺泡压的误判,同时能更加精准地预测肺的过度膨胀,避免VALI的发生。然而跨肺压的监测需要通过测量食管压,这种操作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跨肺压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对大鼠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a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控制性降压组(C组)、缺血预处理组(I组)。腹腔麻醉后,C组大鼠经股静脉泵注硝普钠,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0mmHg并维持120min。S组大鼠只做手术操作,泵注生理盐水。I组大鼠降压前用动脉夹阻断左肾动脉3次,每次5min,间隔5min再灌注。分别于降压前、降压60min、降压后120min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观察肾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C组大鼠经控制性降压60min后血BUN、Cr和尿NAG高于S组同时点值(P﹤0.05),降压120min后血BUN、Cr、β2-MG和尿NAG进一步升高,与S组同时点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组大鼠降压60min后血BUN、Cr和尿NAG低于C组同时点值(P﹤0.05),降压120min后血BUN、Cr、β2-MG和尿NAG均低于C组同时点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控制性降压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锁定加压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股骨干骨折采用骨牵引、石膏外固定等方法治疗并发症多,长期固定影响下肢功能,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锁定加压板(locking compress plate,LCP)在治疗干骺端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干复杂粉碎性骨折以及假体周围骨折等特殊类型骨折有优势[1]。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和分析产科和重症医学科(ICU)联合救治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及其围生结局。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41例危重孕产妇,均经产科与重症医学科联合救治,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对抢救治疗经过的临床分析,将孕产妇转入ICU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产科原因组和非产科原因组。其中,产科原因前4位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产后出血、妊娠合并重症肝脏疾病、妊娠合并脓毒症;非产科原因前3位为妊娠合并先心、妊娠合并SAP以及妊娠合并重症肺炎等。结论 入住ICU的危重孕产妇疾病谱多样,病死率较高。通过实施产科与ICU联合救治危重孕产妇,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指导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入住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分值之间的关系,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21~30分组(P<0.05),APACHEⅡ评分21~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0及其11~20分组(P<0.05);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分值的相关性呈显著正相关(r=0.995,P<0.01)。结论 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均与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该类患者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36例,其中死亡组22例,生存组14例,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患者入院时血浆渗透压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P<0.05),而生存组则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渗透压和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血浆渗透压异常率为14.29%,死亡组血浆渗透压异常率为68.18%(P<0.05)。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804,P<0.05)。结论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死亡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动态监测血浆渗透压有助于评估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和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创伤性湿肺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成年患者28例,随机分为氨溴索(沐舒坦)组(M组)、沐舒坦-盐酸戊奎醚(长托宁)组(M-C组).入室后重症监护,其他镇静评分和治疗方法相同.M组沐舒坦300 mg静脉滴注,每天二次;M-C组沐舒坦300 mg,静脉滴注,每天二次,长托宁1 mg肌注,每天一次.观察患者72 h内排痰量和痰液性质,撤机拔管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M-C组与M组比较每天排痰量明显减少;撤机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 <0.05).结论 氨溴索与戊乙奎醚联合使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综合征,它起病于青少年,男女患病率不同,女性终生患病率为0.5%~1%,男性为女性的1/10〔1〕。AN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因害怕肥胖或有体像障碍而有意地反复或长期节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体重标准的下限〔2〕,其症状表现兼具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上主要为限制或拒绝进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