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科手术治疗的特点和举证责任倒置规定的实施,使得外科医生经常会面临两难选择。如何避免两难境遇的产生?我们可以从法律的角度规范诊疗行为,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提高诊疗效果,恪守医学伦理原则,加强团队精神入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素 ( 1 3 4)在不锈钢螺钉内固定中的早期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4只。在动物右侧胫骨中段植入一个不锈钢螺钉。实验组隔日注射甲状旁腺素 ( 1 3 4) 0 6mg/kg ,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 2组动物分别在第 1、2、4周后处死。取右侧胫骨 ,用测力计检测螺钉的拔出力。另取 8只雄性SD大鼠为立即处死组同样于右胫骨中段植入一个不锈钢螺钉并立即处死 ,测螺钉的拔出力。结果 :立即处死组螺钉的拔出力平均为 13N ,对照组 1周后螺钉的拔出力是 2 4N ,2周后是 3 5N ,4周后是 46N。而实验组 1周后螺钉的拔出力是 48N ,2周后是 68N ,4周后是 112N。第 1、2、4周的增长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周期性应用甲状旁腺素可以促进内固定物的早期固定。  相似文献   
3.
背景:脊柱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生物力学环境,脊柱骨折脱位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恢复生理曲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根据D enis的三柱理论,脊柱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中柱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是在轴向多能量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椎体四方爆裂。脊柱前、中、后三柱破坏,失去原有的三维空间的生理形态,必须在具备三维空间的多重矫正力作用下,才能使被破坏的结构恢复到原有的形态犤1犦,20世纪90年代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出现,使脊柱骨折后达到三维空间的复位、固定成为可能。通过后路经椎弓根进入前方椎体的螺钉连通了脊柱的三柱,而椎弓根是椎骨强度最大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背景:脊柱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生物力学环境,脊柱骨折脱位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恢复生理曲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根据Denis的三柱理论,脊柱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中柱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是在轴向多能量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椎体四方爆裂。脊柱前、中、后三柱破坏,失去原有的三维空间的生理形态.必须在具备三维空间的多重矫正力作用下,才能使被破坏的结构恢复到原有的形态,20世纪90年代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出现,使脊柱骨折后达到三维空间的复位、固定成为可能。通过后路经椎弓根进入前方椎体的螺钉连通了脊柱的三柱,而椎弓根是椎骨强度最大的部分(力核)。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作用原理正是通过此力核达到三维固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随着新材料和新假体的出现和发展,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困绕着术者.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假体及手术中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及对患者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设计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对象研究对象为2000-02/2003-09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36例实施了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方法回顾分析了36例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48膝,用美国JohnN Install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通过比较每个患膝在术前和术后的得分评定手术效果.主要结局观察每个患膝在术前后的得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前平均评分39分,随访后平均评分85分,优良率95%.术后疼痛减轻,关节伸屈功能和活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选用后稳定性假体,术后患者伸屈功能改善程度优于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式,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中的软组织力学平衡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膝关节周围组织应松解充分,否则将引起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围手术期采用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鼓励病员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周双利  王金堂  李军 《医学争鸣》2004,25(19):1737-1737
1 临床资料 2000-02/2003-09共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36例48个膝,男 24例,女 12例,年龄28~ 79(平均 58.5)岁,平均质量(67±13)kg.单侧 24例,双侧 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6例,骨性关节炎 29例,外伤1例(胫骨平台缺损).屈曲挛缩畸形10~90°(平均26.5°),内翻畸形5~20°(平均12.5°).X线片示膝关节均有严重退行性改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Link公司假体15个,Depuy公司假体10个,Zimmer公司的IB-Ⅱ后稳定型假体15个,北京京航公司的国产P.C.A.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8个.术前行膝关节正侧位片及站立位X线片, 以确定肢体力学轴线.  相似文献   
7.
周双利  王金堂  李军 《医学争鸣》2004,25(21):2003-2003
1临床资料2000-02/2003-12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CHP)内固定治疗了锁骨骨折39(男23,女16)例,年龄18~68(平均43)岁. 左侧20例,右侧15例,双侧4例. 致伤原因:交通伤18例,运动损伤10例,其他损伤11例. 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22例,斜行或横行骨折17例. 多发复合伤16例,合并肋骨骨折4例,颅脑损伤8例. 本组患者均有明显外伤史,患肩疼痛,局部畸形,患肢活动受限,X线片可确定诊断. 受伤4 h~l0 d颈丛麻醉或全麻下手术,头高足低,仰卧位,患肩后方垫高,头转向健侧. 手术切口弧形沿锁骨方向至肩峰. 显露肩峰及锁骨外侧段,清除关节血肿和关节囊碎片或关节软骨碎片. 将肩锁关节复位后再将骨折解剖复位,选用4孔或6孔锁骨钩钢板,预弯或不预弯(根据锁骨形态),将钢板钩端插入肩峰下,外展及上举肩关节使之与肩关节紧密嵌合,钢板紧贴锁骨上方的骨皮质. 用3.5 mm皮质骨螺钉固定,钻孔时,用骨膜剥离子加以保护,以免损伤锁骨下的血管和神经. 4~6枚螺钉固定钢板. 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无法直接修复的用喙肩韧带代替重建喙锁韧带. 手术固定满意后,用生理盐水500 mL加庆大霉素8万u冲洗手术区后关闭切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在急诊骨科创伤中应用的疗效及方法.方法应用AO锁骨钩钢板急诊治疗锁骨外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30例.结果 30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按Lazzcano标准,疗效优29例,良1例.结论 AO锁骨钩钢板急诊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靠,不损伤关节面,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966-1993年,我院收治9例骨旁骨肉瘤,经长期观察,表明此肿瘤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预后较骨肉瘤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随着新材料和新假体的出现和发展,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困绕着术者。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假体及手术中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及对患者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设计: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对象:研究对象为2000—02/2003—09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36例实施了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方法:回顾分析了36例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48膝,用美国John N Install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通过比较每个患膝在术前和术后的得分评定手术效果。主要结局观察:每个患膝在术前后的得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前平均评分39分,随访后平均评分85分,优良率95%。术后疼痛减轻,关节伸屈功能和活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选用后稳定性假体,术后患者伸屈功能改善程度优于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式,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中的软组织力学平衡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膝关节周围组织应松解充分,否则将引起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围手术期采用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鼓励病员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