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采用新型俯卧屈膝体位预防经后路腰椎间盘手术中神经牵拉伤。方法:选择有手术指征的146例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新型俯卧屈膝体位行腰椎间盘手术;同时回顾性收集217例采用传统俯卧体位行腰椎间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对比两种不同体位术后发生神经牵拉伤的情况。结果:新型手术体位组中6例发生神经牵拉伤,发生率为4.1%;而对照组中53例发生神经牵拉伤,发生率为12.44%。新型手术体位组的神经根牵拉伤发生率较传统体位组明显降低。结论:新型俯卧屈膝体位可明显减低后路椎间盘手术神经牵拉伤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方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颈性眩晕患者根据不同患者引起颈性眩晕的病因,分别采取横突孔切开,钩椎关节切除,椎动脉外膜剥离,横向扩大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眩晕消失的情况和Nagashima评分标准,将疗效分为优、良、可,差四种情况。其中优23例,良19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4%。结论:针对颈性眩晕而采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有目的性的去处引起颈性眩晕的机械性压迫因素和神经刺激因素,避免了手术扩大化的倾向,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修复骨缺损,研制适宜的骨移植人工替代材料。方法制备出磷酸钙骨水泥(CPC),检测其成分,并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共同培养,研究其细胞生物相容性及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结果所制备磷酸钙骨水泥主要成分为低结晶度的羟基磷灰石(HA),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存、增殖能力及对其成骨特性的保存无影响。结论所制备磷酸钙骨水泥细胞生物相容性良好,是适宜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探讨颈部疼痛和交感神经反应在颈性眩晕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3-05/2004-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发生眩晕时间超过1d为持续性眩晕47例,发生眩晕时间在1d之内为短暂性眩晕34例,晕厥(眩晕时发生晕倒)19例。根据主诉和临床表现记录颈部疼痛特点及与颈性眩晕的关系;观察椎动脉供血情况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颈椎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情况采用拍摄颈椎正侧、双斜及过屈过伸位X射线片及进行颈椎MRI检查的方法。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颈部疼痛的特点:100例患者均有颈部疼痛,部分合并有枕、肩、胸背部或上肢疼痛。②颈椎疼痛与颈性眩晕的关系:49例患者先有颈部疼痛加剧,继而颈部僵硬后再发生眩晕,27例在颈部活动旋转和屈伸时诱发眩晕,1例在仰头劳作1周后诱发眩晕,1例在头部由前下向后上伸颈时诱发短暂性眩晕,22例无明显诱因,但发病前有一侧或两侧颈部明显的紧张性条索。③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有椎动脉供血不足、狭窄、迂曲、粥样斑块形成以及入孔异常75例;椎动脉供血正常25例。④X射线片检查结果:均显示单间隙或多间隙颈椎骨质增生。⑤MRI检查结果:64例患者行颈椎MRI检查,均显示单个或多个椎间盘突出。结论:在颈部疼痛、交感神经和颈性眩晕之间有一个反射弧的存在。颈部疼痛可通过感觉与交感神经节之间的纤维联系,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可使椎动脉发生短暂或持续的收缩,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生颈性眩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阶段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变化及BMP-2对其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测定第3代和第18代细胞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活性;测定BMP-2对不同培养时间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测定rhBMP-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传至第18代后,分泌的骨钙素(OC)水平及ALP活力明显降低,与第3代细胞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3代细胞在rhBMP-2的诱导下,分泌的OC水平及ALP活力在原基础上进一步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第18代细胞在rhBMP-2的诱导下,分泌的OC水平及ALP活力在原基础上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数量均有所增加,rhBMP-2诱导组与对照组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的传代次数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rhBMP-2对细胞增殖无影响。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能力下降,rhBMP-2促进其成骨的能力亦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人工绞链式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功能锻炼的教育方法,方法:回顾我科1993年至2000年进行人工绞链式膝关节置换17例病人入院后心理护理,总结术前、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结果:围手术期内对病人正规的功能锻炼教育,能明显改善疼痛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结论:围手术期病人教育的重点是功能锻炼的心理准备,方法及时机,而功能锻炼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及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多见的类型。本文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及脊神经根的血神经屏障的超微解剖特点介绍,认为慢性脊神经根压迫导致血一神经阴离子屏障的改变,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损伤方式对血一神经阴离屏障的影响,以及该屏障破坏与血管通透性改变的确切作用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所以对血-神经阴离子屏障的改变进行研究,以及有效地减轻和防止神经损伤后的水肿和纤维化样改变,对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意义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找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X线片、MRI特点以及其相关性,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自2005年4月~ 2011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560例患者的X线片、MRI及临床相关数据.对患者临床的表现特点,影像学(X线、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引起症状的责任椎间隙,颈椎侧位X线片发现椎体后缘向后增生216例,占38.57%;斜位X线片发现椎间孔增生、狭窄187例,占33.39%;侧位及斜位均发现增生75例,占13.39%;正位X线片发现钩椎关节增生19例,占3.39%,无增生表现63例,占11.25%.颈椎MRI显示单纯椎间盘突出63例,占11.25%;椎间盘突出合并骨质增生者497例,占88.75%.结合X线片和MRI可将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5型,其骨质增生的部位发现率依次为侧位X线片向后>斜位X线片向外>侧位、斜位X线片向后外>骨质无增生>合并正位X线片向外侧增生型.[结论]通过对神经根压迫因素的X线和MRI综合诊断与分析,找出责任椎间隙神经压迫的部位和原因;针对骨质增生最常见的颈椎间盘后外侧骨质进行减压,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京万红软膏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假体及手术中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病人的30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年龄59.5岁,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结果:术前平均评分39分,随访后平均评分85分,优良率95.0%。术后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和活动度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若人工全膝节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选用后稳定性假体,术后患者伸屈功能改善程度优于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式,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中的软组织力学平衡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膝关节周围组织应松解充分,否则将引起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围手术期采用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鼓励病员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