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压、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对照组,其他血压、血脂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血液流学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促进其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血压、血脂水平,促进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A组,30例,接受氨氯地平治疗);吲达帕胺组(B组,30例,接受吲达帕胺治疗);联合治疗组(C组,30例,接受氨氯地平和吲达帕胺治疗)。入选前所有对象均未接受降压降脂治疗或服药者停用4周以上,并于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血清hs-CRP浓度、内皮素(endothelin,ET)及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同时与24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C组高血压患者hs-CRP、ET浓度显著升高(P0.05)。3组治疗后血压、hs-CRP、E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以C组下降最明显(P0.01),并且较B组更佳(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内皮功能随血压的控制得到明显改善(P0.05),亦以C组改善最明显(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压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hs-CRP、ET浓度,从而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联合吲达帕胺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5.
吴立宽  吴锡芬  叶荣 《中外医疗》2010,29(14):126-12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发病12h以内的脑梗塞患者68例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降纤酶10u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h内滴完,1次/d,连用3d,第4~14天方法同对照组;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酣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次/d,连用14d。结果溶栓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2.4%,对照组为47.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降纤酶溶栓治疗能增加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血液流变学影响、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将240例VBI病人分成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每组120例。分别监测治疗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液流变学、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88.33%,对照组为54.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48h以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系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无毒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等作用,临床用于VBI病人的治疗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陆文欣  吴立宽  宋文明  陈宗梅 《河北医药》2012,34(11):1730-1731
偏头痛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临床特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 h,可伴有恶心、呕吐,多见于女性.严重者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明显影响,造成患者工作效率降低和生活质量下降[1].单纯西医药治疗效果不理想.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决明芍药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6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立宽  吴锡芬  叶荣 《吉林医学》2010,31(12):1620-1620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为预防卒中后癫痫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11.2%,其中男性(79.4%),女性(20.6%);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高,为31.9%;迟发性癫痫(46例,67.6%)占绝大部分,且以皮质病变及局限运动性发作为主;普遍预后较好,但年老患者较差。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需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12h-7d的脑梗死病人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安全性指标检测在正常范围。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对改善血粘度有明显作用,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住院的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86)与对照组(n=86),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为65.1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