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现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治疗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坎地沙坦是否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4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坎地沙坦干预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后两组高胆固醇(1%胆同醇)喂养,一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坎地沙坦组于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前2 d给予坎地沙坦(0.5 mg·kg~(-1)·d~(-1))干预.12周末对模型组和干预组行药物诱发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Western blot法测定主动脉斑块内MMP-9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9个主动脉血管标本中有7个标本共12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干预组10个标本中有2个标本3处发生斑块破裂,两组斑块破裂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中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干预组斑块内MMP-9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12.35%±4.28%比32.58%±9.16%,P<0.05);干预组斑块内巨噬细胞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13.87%±4.91%比23.8%±7.45%,P<0.05);干预组斑块内胶原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增加(30.27%±11.36%比4.18%±1.28%,P<0.01);干预组斑块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坎地沙坦具有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坎地沙坦降低粥样斑块内MMP-9的表达、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聚集和增加斑块内胶原含量.  相似文献   
3.
<正>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现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BKCa增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肠系膜动脉平滑肌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增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单通道膜片钳技术,在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模式下,检测不同年龄组通道的开放概率、电流幅值、平均开放时间和平均关闭时间。结果(1)在细胞贴附式膜片。老年组Po较中、青年组显著降低(P〈0.05)。(2)在内面向外式膜片,当浴液中Ca^2+浓度为10^-6mol/L时,老年组的开放概率显著低于青年组(P〈O.05),而平均关闭时间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人MASM细胞BKCa的活性下降,对胞内侧Ca^2+敏感性降低,可能是老年人血管紧张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其中80%~90%位于肾上腺髓质,10%来源于肾上腺外组织,如腹膜后腹主动脉前、左右腰椎旁间隙、肠系膜下动脉开口处主动脉旁的嗜铬体等嗜铬组织~([1])。2015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了1例巨大嗜铬细胞瘤伴瘤体破裂出血并导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抢救成功救治。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心悸、胸闷3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165/80 mm Hg(1 mm H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