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用疫苗预防疾病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湛江市是个老疫区,儿童计划免疫已经进行二十多年,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百日咳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已告一个段落.为评价其预防效果,找出延续计划免疫到免疫规划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湛江市二十多年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控制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湛江市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原因和特征,对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情况,结合临床初步诊断和实验室血清学确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发生确诊病例45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4例,临床确诊1例),发病率为0.63/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4.4%;发病高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共发病35例,占77.8%;发病年龄最小5月龄,最大11岁,10岁以下儿童44例,占97.8%;未免疫及免疫史不详者41例,占91.1%.结论免疫空白和免疫不全程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计划免疫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没形成可靠的免疫屏障,未能完全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3.
湛江市1984~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湛江市1984~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发病及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4~2003年湛江市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4~2003年共发病22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1/10万,死亡173例,病死率为7.7%;无免疫史1232例,占总病例数的55.2%,免疫史不详者384例,占17.2%,未免疫及免疫史不详者占总病例数的72.4%。1~6岁儿童发病1887例,占总病例数的84、5%;廉江和雷州两市病例为13-41例,占病例总数的60.1%:每年的6月为高发季节(占68.3%)。结论 湛江市乙脑流行多年,以季节性突击接种疫苗不能彻底控制乙脑疫情,应改为常年免疫门诊接种,进而提高接种率,彻底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被犬、猫、鼠等动物咬、抓伤者接种不同种类狂犬病疫苗免疫后的效果。方法将被犬、猫、鼠等动物咬、抓伤者随机分为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A1)组和接种国产人用液体狂犬病纯化疫苗(A2)组。均按五针法(0、3、7、14、28d)程序进行。五针疫苗接种后7-10d采血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对检测抗体阴性者,再增加二针于0、7d各接种一针,即七针接种后再检测抗体。结果第一次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显示,A1、A2组抗体阳性分别为95.25%(703/738)。89.0%(438/492)。A1组明显高于A2组(P〈0.01)。第一次检测抗体阴性者再接种二针后狂犬病毒抗体均达到阳性。结论两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均良好,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优于人用液体狂犬病纯化疫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廉江市2004年发生的狂犬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廉江市2004年发生的狂犬病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4年1-12月廉江市共发生19例狂犬病,发病率1.2/10万,病死率100%。全市23个乡镇,病例分布于13个乡镇,年龄最小5岁,最大75岁,其中5.9岁8例,占42.1%。潜伏期最短6d,最长为2年。19例病例均未及时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毒血清,也未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结论廉江市狂犬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必须加大狂犬病防制力度。大力宣传狂犬病的预防知识,采取“管、免、灭”的综合防制措施,遏制狂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湛江市2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湛江市2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征及预防效果,为有效控制乙脑发病及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84~2003年湛江市乙型脑炎疫情资料和预防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1984年至2003年共发病2232例,年平均发病11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3/10万,病死173例,病死率为7.7%;无免疫史1232例,占55.2%;一针免疫史308例,占13.8%,二针免疫194例,占8.7%;三针免疫11例,占0.5%;不详者384例.占17.2%。结论 湛江市乙脑流行多年,以季节性突击达不到有效控制乙脑疫情,应改变接种策略,提高接种率。彻底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7.
湛江市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百日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湛江市1984~2004年儿童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容量概率比例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对湛江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和计划免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湛江市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免疫接种率从1989~1997年均达85%以上,但2004年则分别为82.6%、79.9%和81.9%。计免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大幅下降,脊髓灰质炎从1984年的119例下降到1994年以后的0例;白喉从1984年的35例下降到2004年的0例;麻疹从1984年的6658例下降到2004年的101例,下降98.5%;百日咳从1984年的1685例下降到2004年的9例,下降99.5%。结论湛江市实行计划免疫以来,有效控制了脊灰、白喉、麻疹和百日咳的发病。维持高的常规免疫接种率,适时的强化免疫,建立健全疾病监测系统是控制和消灭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湛江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梅毒、尖锐湿疣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湛江市赤坎区食品水产加工、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梅毒、尖锐湿疣感染情况,探讨预防对策和措施。方法抽取从业人员静脉血3 mL,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测HBsAg,阳性者再取静脉血5 mL检测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对部分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梅毒检测,初筛阳性者再用TPPA试剂进行确认。尖锐湿疣检测采用3%醋酸白试验。结果19 281名体检者中,HBsAg阳性1 003例,阳性率为5.2%,其中HBsAg伴有HBeAg、抗-HBc阳性者687例,占68.5%;而HBsAg伴有抗-HBe、抗-HBc阳性者316例,占31.5%。尖锐湿疣阳性率为0.04%(8/19 281)。3 807名公共场所和商业服务从业人员中,检出梅毒阳性10例,阳性率为0.26%。结论湛江市赤坎区从业人员不同职业、年龄、性别HBsAg感染情况不同,梅毒、尖锐湿疣感染主要为女性。建议从业人员就业前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娱乐、餐饮服务行业体检人群要进行梅毒筛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