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实现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方法根据数据质量评价原则,梳理数据质量核查规则将其细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规则库,通过离线和在线的双重质控措施完成数据质量控制。结果实现数据统一采集、工具包核查、文件校验、数据校验以及数据审核的全过程的数据质量控制。结论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数据质量控制,为后续的监测、科研等工作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ICD-10自动编码和分类统计软件工具,快速实现医院就诊数据疾病诊断的ICD-10编码和分类统计,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采用模块化思想,使用精确匹配和正则匹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码分析和分类统计;采用某三甲医院2015年12月份的就诊数据,以其原始ICD编码为标准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 该软件具有数据导入、编码匹配、分类统计等业务功能,字典管理、模板管理、权限管理等管理功能;导入数据耗时38 s,完成ICD-10编码耗时456 s,完成统计报表耗时61 s;ICD编码初始成功率为83.3%,编码符合率为90.9%,分类统计结果准确率为1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疾病诊断自动编码分析工具简便、快速、准确、可行,为提高空气污染人群就诊影响等研究数据质量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气候要素对我国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暴发(简称“人诺如病毒暴发”)的影响,为制定精细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2012—2018年人诺如病毒暴发的日病例报告信息及日气象资料。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识别人诺如病毒暴发与主要气候要素的关联。结果 2012—2018年,中国共报告人诺如病毒暴发964次,感染人数50 548例,暴发具有显著冬春高发的季节特征。DLNM分析结果显示:温度、湿度与人诺如病毒暴发呈负相关关系,日均气温为-10℃时人诺如病毒暴发的健康风险最大(RR=2.18,95%CI:1.34~3.56);日均相对湿度为37%时,人诺如病毒暴发的相对危险度最高(RR=1.16,95%CI:1.01~1.34)。降水与人诺如病毒暴发呈正相关关系,日累积降水量达到100 mm时,RR值最高(RR=5.10,95%CI:1.70~15.36)。分层分析提示,暖季时高日均气温、低相对湿度与冷季时低日均气温条件下会增加人诺如病毒暴发的7 d累积滞后风险。结论 暖季高温、高湿,冷季低温的气候条...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集数据采集、管理、质控、统计及可视化等于一体的全新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信息系统。方法采用业务应用与权限管理相互分离,数据集中式管理的设计理念,通过B/S架构将权限管理、流程管理、质量控制等整合到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审核、数据分析等的全过程。结果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三级审核、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等核心业务功能,以及权限、用户、角色等的灵活配置和统一管理;已经在全国31个省65个城市126个点的监测工作中使用,业务数据超过1600万条,数据量超过10 G。结论新版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信息系统自上线以来运行良好,不仅可以满足监测工作的需求,同时也可为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平台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逐日大气污染物资料、气象资料以及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呼吸系统疾病就诊资料,采用时间序列数据的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大气颗粒物日均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每日就诊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整了气象因素、长期趋势、季节趋势、星期几效应、假日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后,大气PM_(10)浓度每上升10μg/m~3,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急诊量的相对危险度(RR)为1.002 7(95%CI:1.000 8~1.004 6);且女性的RR值略高于男性,分别为1.002 8(95%CI:1.000 4~1.005 1)与1.002 6(95%CI:1.000 4~1.004 9)。结论北京市大气PM_(10)浓度的短期升高可能会导致医院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急诊量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职工雾霾健康知识调查,测试雾霾健康教育效果,提升职工对雾霾健康防护的知识和技能。方法于2015年11月设计雾霾健康知识题库,包含基本知识、健康影响和防护措施三类内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在线答题系统,在北京市组织环境健康领域的专业研究机构和普通行政机构共两个机构的职工参与答题。结果共有243名职工参与本次活动,参与率为51.9%,答题正确率为93.1%;两个机构职工之间的总答题正确率、不同内容及不同年龄段的答题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调查的所有职工不同内容之间、不同年龄段之间答题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境健康领域专业机构及普通行政机构职工均对雾霾健康知识有很高关注度,雾霾健康教育效果良好;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便捷地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知识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以解决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方法根据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与要求,结合信息系统的业务特点,设计与落实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架构,确定信息系统保护等级。结果依据保护等级从技术安全措施和管理安全措施两方面制定了信息系统的基本安全保护措施,有效防范了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结论本信息系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全面提升了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保障了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项目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数学学习障碍儿童视空间工作记忆特征以及视空间工作记忆与数学能力各因素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中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试量表》对某小学3~6年级703名学生进行数学能力的测试,结合上一学期期末数学成绩及《联合型瑞文智力测试》结果筛选出48名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及与其同班学生48名正常对照,随后对数学学习障碍组和对照组进行视空间工作记忆测试。 【结果】 数学能力各因子及视空间工作记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学运算和空间-视觉能力均与视空间工作记忆成呈相关(r=0.333,P=0.001;r=0.228,P=0.026)。数学学习障碍儿童的视空间工作记忆与图形计数(P=0.036)、方块计数(P=0.016)相关。正常儿童的视空间工作记忆与乘法(P=0.043)相关。 【结论】 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各方面数学能力均低下,视空间工作记忆存在缺陷;视空间工作记忆与数学能力之间的关系在两组儿童中表现不同,可能与两组儿童在数学解决任务中所用策略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