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食品掺伪、掺假现象十分普遍。最为常见的是用合成色素对变质食品、质量低劣食品或廉价食品进行调色 ,以掩盖其存在的问题 ,充当正常食品出售。为此 ,我们对部分疑似掺伪食品进行了合成色素检测。检测过程中发现 ,现行的检测方法〔1〕较为繁琐 ,尤其是样品的预处理过程 ,由于须经多次反复处理 ,耗时多 ,损失大。而部分色素因本身不稳定 ,在处理过程中褪色 ,影响了检出率。为此 ,我们对原法的样品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 ,同时采用快速展开剂〔2〕,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效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样品来源 :采集…  相似文献   
2.
<正> 乙酰胆硷(ACh)是第一个被确定的中枢神经介质,由于缺乏理想的显示方法,有关中枢神经系统胆硷能通路的真实情况,却远不如单胺类介质通路了解清楚。而中枢胆硷能机制的研究是当前神经科学领域内一个较为活跃的课题,因此,势必要对胆硷能介质的中枢通路作进一步的了解。本文拟就现行的研究中枢胆硷能通路的方法学作一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心房动脉有分支供应窦房结和参与供应房室结(房室结动脉即中隔纤维支,本文不把它列入心房支),心房动脉的吻合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重要途径;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时可见心房动脉的优势支。故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心房动脉的描述均有详细报导。为充实国人解剖资料,本文对儿童心脏100例和成人心脏10例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种类和数量,分析卫生学意义。方法用分步筛选的方法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了解携带及分布。结果从13种2024份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7种1667株,检出率为82.4%。菌株的检出率以嗜水气单胞菌最高,达42.0%,威隆气单胞菌最低,仅为1.1%。海产品中带菌率以海瓜子最高,达188.4%,牡蛎、淡菜、海螺3种海产品检出的气单胞菌较低。结论证实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较普遍,与临床和气单胞菌食物中毒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是主要病原菌结论相一致,其卫生学意义不容忽视,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对该海产品的食用习惯上,本地居民多为生食或半生食,增加了食用不安全性,是一类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提示我们应注意食用安全,以减少气单胞菌引起的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织纹螺毒素,了解宁波市织纹螺毒性,分析织纹螺毒素,为预防和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各类织纹螺样品用小鼠生物测试法测定PSP,用ELISA法测定STX,按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和美国FDA的贝类麻痹性毒素标准,以每100g肉中PSP含量I〉400MU、STX≥80μg则判为毒螺标准来判定本市织纹螺毒性强弱。结果从逐年定期监测点127份样品中检出毒螺63份;市场检查、食物中毒送检等多种来源130份样品中检出毒螺37份,共检出有毒织纹螺(〉400MU/100g肉)100份,占总数的38.91%,地域的毒次序为宁海〉北仑〉镇海〉奉化〉象山;样品的毒性次序为食物中毒样品〉历年定期监测点样品〉市场采集样品,红带织纹螺和正织纹螺等螺种毒性较强,小黄螺无毒。从155份样品中检出STX超标的16份,占10.32%,小鼠生物测试法超标的51份,占32.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5,P〈0.05),两法的相符率为29.57%。结论本市织纹螺带毒情况较严重,分布广泛,应充分认识其对人类的危害,毒性强弱与样品来源、织纹螺种类和地域相关。织纹螺毒素除STX外,尚存在其他麻痹性毒素,提示我们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织纹螺体内毒素等、消长规律、毒素类型及织纹螺种类与毒性的关联性等,旨在发现织纹螺毒素及其强弱与地域性是否存在相关性,为制订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小鼠生物法测定织纹螺毒性;用ELISA法检测织纹螺STX,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的相关性。结果:从宁海、北仑、镇海、奉化4地长期监测点采集的127份织纹螺样品,检出毒螺63份,检出率49.6%,织纹螺样品的毒性高峰出现在1991年,低谷发生在1988年,其他年份虽有高低,但波动不算太大。不同栖息地毒螺检出率镇海区为31.43%、北仑区为39.29%、宁海县为73.08%、奉化市为25.00%,有统计学意义差异(2χ=20.18>20χ.01(3)=11.34,P<0.01)。从中毒样品、市场样品与新产螺点3类130份不同来源的织纹螺样品中,检出有毒的织纹螺37份,检出率为28.5%,其中中毒样品毒螺检出率最高,其毒性也最强,与其他样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86.743,P<0.05)。半褶织纹螺、红带织纹螺、正织纹螺带毒机率较高,且毒性强。结论:宁波市织纹螺各年份总体上保持着一定的毒性,其产生和消除是动态性的,无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宁海、北仑、镇海、奉化4地的织纹螺毒性存在差别,说明毒力强弱与地域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毒素的来源以赤潮等有毒生物为主,也不排除其他因素。毒素的成份除PSP外,还有其他麻痹类毒素存在。本市织纹螺毒性普遍较强,存在严重的食用隐患,应严格禁止食用。  相似文献   
7.
奶粉中蛋白质测定的室内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粉中蛋白质测定的室内质量控制叶鹿鸣,沈敏敏实验室内质量控制(IQC)是检验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通过质控,能及时发现检验的质量问题,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制定解决措施,使实验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以保证测定数据的准确、可靠。为此我们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疾控机构多模式继续医学教育方式,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知识更新需求,提升技能,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方法培训班、远程教育、网络学院、学术论坛等。结果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新技术、新方法滞后的问题。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单位延伸,扩大了继续医学教育的范围,使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基层疾控工作人员中得到普及与应用。结论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学模式,能满足当前疾控机构的需求,有利于人才培养,促进疾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瓶装蟹糊(股)的含盐量与细菌检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蟹糊(股)是一种以新鲜梭子蟹为原料,经斩碎或分割成块腌制后,再加上适量的酒、味精等调味品,最后装瓶而成。由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群众所喜食,有着广泛的市场。但由于该类产品加工过程中,手工操作多,易受微生物尤其是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同时不能添加防腐剂...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31日我市某幼儿园发生了一起集体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证实为由志贺氏菌引起的,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