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成年发病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成年发病且新诊断的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口统计学、过敏状态、家族史、哮喘急性加重因素、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 ACT)评分、肺功能及疗效。结果:成年发病且新诊断的哮喘患者共135例,平均年龄(43±12)岁。135例行血清总IgE检测,平均(204.32±26.67)U/mL。79例患者行特异性IgE抗原检测,阳性36例,以粉尘螨(25例,69.44%)最常见。135例行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预测值的比值(FEV_1%pred)为(80.87±20.9)%,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为(92.19±83.97)ppb(1 ppb=1μL/m~3)。135例哮喘患者中,处于间歇状态者8例、轻度持续者19例、中度持续者17例、重度持续者91例。135例哮喘患者的FeNO与血清总IgE无相关性;77例过敏性哮喘患者的FeNO与血清总IgE正相关(r=0.245,P0.05)。135例哮喘患者和77例过敏性哮喘患者的FeNO和FEV_1%pred均无相关性。治疗3个月后FEV_1%pred为(91.87±16.50)%,FeNO为(57.59±23.98)ppb,均较前改善(P0.05)。结论:成年新发哮喘较常见,患者常有吸烟史和过敏史;成人哮喘患者就诊时间常较晚,但经规范治疗后控制较佳,症状改善,肺功能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2.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伶  金美玲 《国际呼吸杂志》2006,26(12):932-934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从与结节性硬化基因的相关性、雌激素的相关性以及该细胞特性等方面以求了解该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年,发现左下肺阴影1个月"入院。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未予重视。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体检,胸部CT示左下肺占位性病变,左下肺炎症伴支气管扩张改变,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示各管腔通畅,黏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刷检(-),未做活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未规范使用控制药物的哮喘患者25例,给予为期12周的布地奈德(200 μg,bid)吸入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FeNO水平、肺功能、ACT评分、血常规、血清总IgE以及诱导痰。同期选取25例健康受试者,给予检测FeNO水平。结果   哮喘组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后的FeNO水平(体积分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49.98±25.98)×10-9 vs. (109.18±65.23)×10-9,P=0.000]。治疗前的FeN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9.18±65.23)×10-9 vs. (12.44±4.31)×10-9,P=0.000],治疗后的FeNO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9.98±25.98)×10-9 vs.(12.44±4.31)×10-9,P=0.000)]。治疗后的FEV1/pre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83.40%±15.74%) vs. (72.45%±7.48%),P=0.002];治疗后的ACT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22.88±1.81 vs.14.88±4.21,P=0.000);治疗后的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Eos%)明显低于治疗前 [(4.33%±1.89%) vs. (5.70%±1.85%),P=0.004];治疗后的血清总IgE显著低于治疗前[(231.35±200.59) ng/mL vs. (284.81±231.12) ng/mL,P=0.004];治疗后的诱导痰Eos%明显低于治疗前[(6.58%±3.66%)vs.(10.00%±4.75%),P=0.004]。治疗前的FeNO水平与AC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25,P=0.034),与诱导痰Eos%呈显著正相关(r=0.657,P=0.020)。结论   FeNO水平是一种用于评估气道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的可行性指标,其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5.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被认为是评估气道炎症的无创性指标。近年来FENO检测在哮喘的诊断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FENO检测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在哮喘诊断、治疗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2005年3月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弥漫大B细胞型,IV期。经3个疗程化疗达到缓解,又行3个疗程巩固化疗。2005年11月6日出现发热伴气急,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毛玻璃状改变。当地医院考虑为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并用甲强龙40 mg/d静滴3d。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发  相似文献   
7.
茶碱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低浓度的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这与茶碱可直接激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有关.HDAC逆转了组蛋白的乙酰化,从而抑制了炎症基因的表达.而茶碱和糖皮质激素(GCS)在抑制炎症基因的表达方面可能起到了协同作用.因而,对于激素抵抗或者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低剂量茶碱的应用可能会改善患者对GCS的反应性,减少GCS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生活实例 一天,急诊室来了一位因突发气促伴大汗淋漓的中年女性。医生查体后发现,这位女士两肺可闻及弥漫的哮鸣音。追问病史,得知该女士自幼患有哮喘.平素反1复哮喘发作,此次发作前曾闻过油漆味。医生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甲基氢化泼尼松)及氨茶碱等平喘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哮喘发病的变应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德国默克公司提供的阿罗格标准化试剂的30种变应原对390例哮喘病人做皮肤点刺试验,部分病人同时测血IgE及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390例哮喘病人中,236例(60.5%)至少对1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154例(39.5%)阴性。粉尘螨和屋尘螨是最主要的和最强烈的变应原,并且两者有交叉过敏。年龄在30~50岁患者皮试阳性率高,吸入变应原的致敏性较食物变应原强,其中以室内吸入变应原为主。室内吸入变应原和IgE、嗜酸粒细胞之间有相关性。结论哮喘病人是以尘螨为主的多源性过敏,尘螨是哮喘的主要吸入性致敏原。变应原皮试阳性率和年龄有相关性,室内吸入变应原和IgE、嗜酸粒细胞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量化CT影像中肺部囊性损害的程度,并比较其与肺功能结果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D)水平的相关性,探究定量CT评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肺部损伤和指导LAM治疗的能力。方法 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识别肺部CT影像中的囊性区域,计算其在总肺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即囊泡评分。本研究共纳入21例受试者,研究36次CT囊泡评分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对其中17例受试者计算24次CT囊泡评分和血清VEGF-D水平相关性。通过计算CT囊泡评分评估肺功能的ROC曲线,探究囊泡评分预测肺损伤的能力。结果 囊泡评分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predicted forced of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pred)(r=-0.716,P<0.001)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predicted 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s for carbon monoxide corrected for alveolar volume,DLCO/VA% pred)(r=-0.821,P<0.000 1)显著相关,与血清VEGF-D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r=-0.143,P=0.506)。当囊泡评分为15.80%时,预测肺功能受损的约登指数最高(0.667),预测肺功能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4%和72.22%。结论 肺CT囊泡评分与FEV1% pred和DLCO/VA% pred显著相关,但是与血清VEGF-D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囊泡评分>15.80%时提示肺功能损害明显,建议患者接受西罗莫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