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1991年对我市郊区卫生防疫站所送15株非0—1群霍乱弧菌的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经系统鉴定15株菌(菌株号50、53、49、40、15、13、46、41、65、47、8、42、82、81、44)均为革兰氏阴性弧菌,不被0—1群霍乱弧菌多价血清凝集,生化性状与0—1群霍乱弧菌相似。血清分型分出7个血清型。分型率  相似文献   
2.
笔者遇见1例口服施尔康引起血尿.现介绍如下。张×,男,67岁.因患脉络膜萎缩口服施尔康胶囊,每日1粒,肌苦片0.4g,3次/d。服药后d4,患者突然发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2~4个/高.蛋白(±),尿PH值5.2;中段尿培养:无菌生长。体查:无浮肿、肾区无叩击痛、无腰酸、腰痛。腹部平片、B超检查提示:双肾、膀眈、输尿管均无异常。静脉肾盂造影:厅及输尿管未见占应性病变。膀眈镜检查:膀眈内有部分类白色细砂样结石。当即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清除细砂样结石。停服施永康、肌着,改服氟所酸胶囊0.Z…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81年 ,美国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STM) ,可分辨出单个原子 ,是人类首次能够直接观察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显微镜 ,使纳米技术的发展成为可能[1]。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在纳米(1×10-9m)尺寸空间内对物质或者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技术 ,其最终目标是按照人类意志直接用单个的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由于纳米材料在性质上的奇特性和优越性 ,使其在药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纳米控释靶向系统纳米控释靶向系统包括纳米粒子(nanoparticales)和纳米胶囊(nanocapsules)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增菌培养基,以提高感染人群和污染标本中O157H7的检出率.[方法]以实验室常用方法测定研制的增菌培养基N.mEHEC中胆盐、新生霉素的最佳用量及培养时间;比较N.mEHEC与文献采用的N.mEC对粪便模拟标本(大便悬液+不同浓度O157H7菌悬液)中O157H7的检出率.[结果]N.mEHEC中胆盐用量以8.0g/L,新生霉素用量20mg/L,37℃培养16~24h为宜.N.mEHEC对模拟标本中的非目的菌(正常大便悬液中的细菌)和目的菌(O157H7)之比为901和9001时检出率均为100%,9×10a1和9×1041时为81.3%和50%;而N.mEC在901时检出率为100%,9001、9×1031时分别为50%、6.43%,9×1041时则未检出.两种增菌培养基在培养前只有901时可以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75%和78.1%.[结论]N.mEHEC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增菌作用,适用于感染人群和污染标本O157H7的增菌.  相似文献   
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苯扎溴铵消毒液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一种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进行了实际测定观察。结果,苯扎溴铵在波长262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值,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在208.23~1249.38μg/m 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对产品样品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1.42%。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纤维肠镜润滑剂在胃镜、肠镜检查时常常作为润滑剂使用,处方中含有盐酸丁卡,其含量测定在《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中采用非水滴定法,终点难以控制,误差较大,步骤亦繁琐,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结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药房网络应用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医院微机管理系统实践,就一些常见的问题:数据安全、应急措施和协调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纤维肠镜润滑剂是临床在胃镜、肠镜检查时作润滑剂用,处方中含有盐酸丁卡因为麻醉作用,其含量测定方法在《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中采用化学法的非水滴定法,其终点难以控制,误差较大,步骤亦繁琐,本文采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法,结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wk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75例妊娠10~16wk妇女用2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组Ⅰ25mgbid×3d,总量150mg;组Ⅱ200mg单次用药),合并米索前列醇(最大剂量不超过1.6mg)口服。结果:2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89%和84%,P>0.05。组Ⅰ胎儿排出时间(7h)明显短于组Ⅱ(9h),P<0.01。组Ⅰ米索前列醇用量(0.7mg)明显少于组Ⅱ(1.0mg),P<0.01。结论:口服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wk妊娠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以米非司酮小剂量多次给药法更可取。  相似文献   
10.
霍乱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长期来,人们对本病的控制作了大量工作。但迄今用于霍乱特异性诊断的血清和预防用菌苗均为多克隆抗体和复杂的菌体抗原,难以对菌体抗原成分做进一步分析。自Kohler和Milstein(1975)建立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来,已有关于抗霍乱弧菌毒素及霍乱弧菌脂多糖(LPS)单克隆抗体研究的报导,但国内研究尚少。为了探索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在分析抗原、早期发现病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