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者女,24岁,主因“双下肢无力7年,加重3个月”于2013年8月25日人院。患者7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并进行性加重,半年后双下肢瘫痪伴感觉障碍,就诊多家当地医院,行胸椎核磁提示椎管内占位(T1-11),因手术困难,未行手术治疗,后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逐渐缓解至正常。3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双下肢无力,自述乳头水平以下无感觉,症状进行性加重,1个月前患者无法行走,伴乳头水平以下感觉减退,以右侧显著,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7岁.主因"腰腿放射性疼痛8年,进行性加重1年余"入院.体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在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岩斜区肿瘤患者10例,对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研究。 结果 肿瘤全切10例,开颅过程中无横窦和乙状窦破裂大出血;术后骨瓣解剖复位,无颅骨缺损;术区颞叶水肿致暂时性语言障碍、肢体肌力下降2例,出院时均恢复;皮下积液2例,皮下积液抽除后加压包扎,配合抗炎治疗治愈;未出现脑脊液漏、听力下降、颅内感染、严重的颅神经损伤及癫痫等并发症。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掌握;术中避免静脉窦损伤,术区显露充分;颅骨解剖复位,术后并发症少,是岩斜区肿瘤的较佳手术入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浙江省乐清市老年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因素,为下一步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乐清市报告的50岁以上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艾滋病)感染者(people live with HIV/AIDS,PLWHA) 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访谈,收集PLWHA的人口学、高危行为及艾滋病知晓情况等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 结果 共调查91例老年PLWHA,男性65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3.3岁, 75.3%已婚者曾与配偶分居,72.3%的男性PLWHA承认有嫖娼行为,首次嫖娼年龄平均为58.1岁,其中>50岁的占80.9%,嫖娼中从未使用安全套占83.5%,每次性交易价格主要集中在50元以下,占80.9%,12.3%的男性PLWHA曾有过男男同性性行为。 结论 低档次嫖娼是老年人HIV感染的主要风险,同时老年男男同性性行为也不容忽视,急需制定针对性的老年HIV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1982年至1995年6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处理的435例脑动脉瘤,72例术中破裂,占16.6%。术后7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9.7%,手术致残率为47.2%。本组将动脉瘤术中破裂分为三组,即分离动脉瘤前,分离动脉瘤以及置动脉瘤夹时。本文讨论了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及预防。  相似文献   
7.
手术中的脑动脉瘤破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1982年至1995年6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处理的435例脑动脉瘤,72例术中破裂,占16.6%.术后7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9.7%,手术致残率为47.2%.本组将动脉瘤术中破裂分为三组,即:分离动脉瘤前,分离动脉瘤以及放置动脉瘤夹时.本文讨论了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及预防.  相似文献   
8.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热应激蛋白70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快速而又可靠性强的检测细胞热应激蛋白(HSPs)表达水平的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热应激蛋白70(HSP70)。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在43℃受热应激30min后,HSP70水平迅速升高,6h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但流式细胞术操作简单、省时,可测样本量大,结果可靠,因此更适合于大样本快速研究。结论 运用流式细胞术大规模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对染矽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和肺组织热应激蛋白HSP70进行了检测,结果两者HSP70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推测矽尘引起肺泡巨噬细胞HSP70表达增加可能与石英尘的毒作用有关。矽尘引起的肺部炎症及组织损伤都可引起肺组织HSPS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0.
人们生活在运动世界中,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意外事故,如果遇到颅脑外伤情况时,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应让昏迷病人半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托起其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病人如有口鼻流血、呕吐胃内容物,应随时揩净,防止吸入肺内,造成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由于头皮血管丰富,头皮裂伤出血较凶猛,故对病人的头皮裂伤应用洁净衣物等压迫,防止出血性休克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