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规律。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获得1978-2006年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文献,并结合原文内容,分析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在年代、载文期刊、地域、发文机构、研究领域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共检出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文献990篇。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始于1994年,2000年及以后发表论文占95.56%。载文量超过20篇的期刊有6种,刊载文献占17.68%。发表论文超过50篇的是医院、大学和疾病控制中心,发表论文占85.67%。在护理、治疗2个领域的研究占60.61%。结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21世纪,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医院承担着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研究主要集中在护理和治疗领域。但在预防领域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2.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OVC)系指其家庭中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或社区中HIV感染者达到一定数量,生活在艾滋病阴影下的儿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定义为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未受到HIV感染。可分为以下四类:(1)感染了HIV的儿童;(2)艾滋病致孤儿童,即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儿童;(3)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共同生活的儿童,这部分儿童本身并未感染HIV,但他们与感染了HIV或患艾滋病病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共同生活;(4)艾滋病高发区的儿童,即家庭中没有HIV感染者,但生活在艾滋病高发社区中的儿童。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湖北省社区组织(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CBO)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活动模式,为制定更为规范的 CBO 参与艾滋病预防干预、关怀支持模式与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格,汇总分析46个 CBO 相关内容。结果对暗娼人群干预以同伴教育为主;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干预在社区开展自愿咨询监测、扩大艾滋病病毒检测;吸毒人群干预以家庭走访、动员吸毒者家属教育;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与支持以提供医疗和心理关怀,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开展生产自救为主要模式。结论 CBO 目前已针对不同类型的艾滋病相关高危人群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模式,并开展了大量有效的干预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卫生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构分担了工作任务,达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科技人员和信息工作者规范化标引关键词的能力,方便读者更准确地利用关键词迅速、全面、科学地获取医学科研信息,提高医学文献的利用率及杂志编辑质量,笔者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医学文献关键词的标引技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民间组织(NGO)SE作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效果。方法:对接受培训的101名NGO工作人员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教育前比较,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有积极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NGO工作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能力,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预防医学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预防医学是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监测、健康教育、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公共卫生体系 ,其信息资源是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实践业务工作的重要支柱。网络的出现和发展 ,使信息交流迈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历史时期[1] 。网上的信息包罗万象 ,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超级市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湖北省民间组织(简称NGO)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加快NGO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能力提高的模式。方法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发放统一问卷,组织相关NGO填报;个别访谈NGO负责人或艾滋病防治专家,并开展培训活动;根据NGO的不同优势筛选有潜力、有牵头示范作用的12个NGO,分成A、B两组以两种不同策略参与项目的初步实践进行试点对比试验,选择最佳模式。结果全省56个相关NGO主要分布在武汉、襄樊、宜昌、孝感、黄冈、咸宁等地;A、B两组试点分别采取策略1与策略2后,工作能力均有提高,其中试点A更为显著。结论NGO通过“培训与教育——交流与访问——指导与教练——自我学习与自我评价——评估与反馈——员工参与——寻求外部建议——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方式,按照“基线调查→深入访谈→广泛培训→筛选性参与实践→小额资助→监督指导→总结评估→交流研讨”的策略途径,作为当前NGO能力提高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信息技术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已延伸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也将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工作,改变传统的疾病控制模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的一大特色。借助于现代信息化手段,形成完善的卫生信息网络和高效的卫生体系运转能力,努力以更经济、有效的方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已经成为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普及、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开发利用健康教育信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拓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推进我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科学地开展,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参与美沙酮维持的静脉吸毒人群特征及HIV感染危险因素,为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美沙酮门诊82例静脉吸毒者,调查分析其HI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参与美沙酮维持静脉吸毒者HIV经血液、性、母婴传播途径知晓率均在87.8%以上,蚊虫叮咬、共用游泳池或浴缸HIV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54.9%、65.9%;认为没有感染HIV风险、不愿意与HIV/AIDS一起生活或交往、对HIV/AIDS继续工作学习持否定态度、如果不幸感染HIV将放弃治疗等负性态度分别占调查对象的78.0%、23.3%、29.2%、28.0%;调查对象中共用注射器、有2个或2个以上性伴侣、非固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美沙酮维持期间偷吸毒品等危险行为分别占37.8%、64.6%、23.2%、29.3%。结论美沙酮维持者AIDS防治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知晓率偏低,其HIV感染危险行为主要有共用针具、不安全性行为、美沙酮维持期间偷吸毒品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家庭功能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关怀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对56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65名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进行测定调查。[结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家庭功能总体均分和沟通、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等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婚姻现状、受歧视感觉与家庭成员健康状况3个变量与家庭功能评分有关(P﹤0.05)。[结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家庭功能状况整体不良,其影响因素包括父母婚姻、受歧视感觉和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应积极倡导开展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家庭关怀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