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正常人血淋巴细胞染色体DNA为模板,PCR扩增出短体前β神经生长因子编码基因。将所得基因片段重组于M13噬菌体载体,筛选得到含中国人prepro-β-NGF基因的克隆。采用Sanger单链末端终止法测出其全部的核苷酸序列,该序列与国外文献所报道的仅有一个碱基不同。将该基因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EV1,经转染哺乳动物细胞BHK后,在培养上清中检测到了成熟型β-NGF。  相似文献   
2.
以正常中国人血淋巴细胞染色体DNA为模板,PCR扩增出神经营养因子3(NT3)编码基因。将所得基因片段重组于M13噬菌体载体,筛选得到含中国人NT3基因的克隆。采用单链末端终止法测出其全部的核苷酸序列,该序列与国外文献所报道的完全一臻。将NT3编码基因亚克隆于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以在大肠杆菌内转座后的重组Bacmid大分子DNA转染悬浮培养的昆虫细胞后,在培养上清中检测到大量成熟型的NT3,后者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T3具有较强的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其生物学效应可被抗人NT3多克隆抗体所阻断。  相似文献   
3.
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ut基因两个新遗传突变的发现和鉴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基因(mut)变异,鉴证和分析突变位点。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患儿、部分直系亲属及健康对照的mut基因外显子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变异位点鉴证。利用软件对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蛋白三维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在例1的mut基因第3号外显子,发现D147E(cDNA517T→A)和244insL(cDNA805insTT)两处杂合突变,分别来自例1的母亲和父亲。D147E处于保守氨基酸区域,244insL移码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结论中国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ut基因出现两个新的遗传突变D147E和244insL。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通过观察短双链RNA(Short interfering RNA,siRNA)体外转染HeLa细胞评价siRNA抗CVB3病毒感染的可行性和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细胞病变作用保护实验,选择合适的siRNA剂量.Western Blot、RT-PCR等方法在体外检测siRNA抗CVB3病毒复制作用及作用途径.结果siRNA-3753通过脂质体转染试剂能高效转入HeLa细胞,转染效率可达98.77%,在细胞内可稳定长达48 h.siRNA-3753的浓度为0.6 μmol/L对病毒抑制率高同时对细胞不会产生毒性作用,该浓度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剂量.siRNA-3753抗CVB3病毒感染作用是通过siRNA直接降解病毒基因得到的,而不是通过激活PKR或干扰素等其他未知因素起效的.结论 siRNA可以高效、较长时间的转染入HeLa细胞内,在低剂量时即产生较好的抗病毒感染作用,通过直接降解病毒基因组的途径特异性抑制CVB3病毒的复制及感染.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发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和多系统/多器官肺外并发症的常见病原体。它侵入宿主与免疫活性细胞相互作用,可多克隆刺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及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溶细胞能力,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和化学毒素,引起机体组织损伤,产生免疫病理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炎支原体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Ф)的激活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涂娟  陈大坤  曹力  鲁杰  刘哲伟  陈朝英 《北京医学》2008,30(11):661-663
目的 了解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小板表面黏附分子CD62P、GPⅡb/Ⅲ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6年3~11月我院收治的29例HSP患儿,选择同期27例外科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小板黏附分子CD62P、GPⅡb/Ⅲa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SP组血小板GPⅡb/Ⅲa表达水平为(26.30±10.25)%,比对照组的(20.67±7.80)%明显增高(P<0.05),且HSP肾炎者[(29.43±10.10)%]明显高于HSP非肾炎者[(21.18±8.72)%,P<0.05];HSP组与对照组CD62P分子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33±0.40)%和(1.24±0.4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43).结论 HSP患儿血小板GPⅡb/Ⅲa表达增加,尤以合并肾脏损害时明显.血小板的异常活化参与了HSP、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之间的关系,验证血清总IgE(TIgE)水平是否直接依赖于环境中占优势的变应原所诱导的SIgE(SIgE)升高而升高的观点。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219例,年龄3~16岁,平均(6.5±3.3)岁;其中男165例,女54例。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方法,进行混合真菌(mx1)、粉尘螨(d1)、户尘螨(d2)、猫毛(e1)、狗毛(e5)、艾蒿(w6)血清SIgE抗体和TIgE的测定。结果 219例患儿中SIgE阳性率分别是mx1:45.7%、d1:32%、d2:31.5%、e1:25.1%、e5:18.7%、w6:21.5%,中重度患儿的SIgE(≥50U/mL)阳性比率是mx1:14.16%、d1:12.79%、d2:15.53%、e1:8.22%、e5:1.14%、w6:2.74%,(1)mx1、d1、d2、e1、e5、w6血清SIgE抗体对TIgE的升高有显著意义,均为(r=0.000,P<0.01)。(2)本值是以200为分界值,以TIgE≥20...  相似文献   
10.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神经退行性病变,是由SMN1基因的纯和缺失或突变所致,SMN1基因存在于染色体5q11-5q13区.SMA疾病仅次于囊泡纤维症居于第二位的遗传性致死性疾病,婴儿发病率为1∶6000到1∶10 000之间,每40~60人中有1位杂合子携带者[1].本文针对目前SMA的治疗作一综述,以为SMA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