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某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药物潜在不适当应用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某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8月的老年心血管病例,以2014年版STOPP/START标准为依据,对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出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因素。结果:通过病例筛选纳入514份病例,患者平均年龄(77.44±8.48)岁,平均罹患疾病数(5.93±2.34)种,联合用药总数(16.84±8.89)种;其中涉及2014年版STOPP标准不适当用药190例次,START标准处方遗漏419例次。单因素卡方分析提示,年龄(P=0.022)、罹患疾病数(P=0.041)、联合用药数(P=0.000)、心血管疾病史(P=0.001)及是否接受抗栓治疗(P=0.000)与PIM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稳定型心绞痛(OR=2.543,P=0.025),心房颤动(OR=2.304,P=0.02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OR=2.659,P=0.005),联合用药数(≥10)(OR=1.040,P=0.026)及接受抗栓治疗(OR=3.037,P=0.007)的患者均会增加潜在不适当用药的风险,采用拟合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入选病例预测总的预测正确率为74.5%。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潜在不适当用药是稳定型心绞痛、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联合用药数(≥10)及接受抗栓治疗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基于相关危险因素的PIM预防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冯林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121-122
我国已初步建立精神病患者强制住院制度,但理论研究尚未跟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作为整个强制住院制度核心的强制主体,法律规定尚未明确,制度上尚不完善,在实践运作中不免遇到种种障碍,在法治日益昌明的当今社会中,更显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剖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冯林林  王建珍 《全科护理》2011,9(26):2367-2368
[目的]探讨加强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住院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加强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时间、泌乳量、哺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强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使剖宫产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职业病防治体系构建之管见——以公共产品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对职业病防治体系加以分析,认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准公共产品,应由企业和国家共同分担其出资;职业病患者保障是私人产品,但其责任主体和支付主体是企业;职业病防治监督是纯公共产品,应由国家承担.要将获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谁出资,谁受益"原则变为"共同出资,共同受益"原则,并通过制度设计,鼓励企业主动开展或购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并应当调整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期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将2006-2008年我院剖宫产分娩发生切口感染的4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感染的8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孕期高危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中,缺乏孕期指导与保健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结论针对高危因素实施孕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