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院门诊成人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广州市两家哨点医院收集门诊18岁以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27份。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A群轮状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札幌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腺病毒。结果共127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其中男性占54.33%(69/127),女性占45.67%(58/127),年龄以60岁以上所占比例最高,为25%(7/28)。127份粪便标本中,单一腹泻病毒感染25份,阳性率19.69%,其中检出轮状病毒阳性7份,阳性率5.52%(7/127);诺如病毒阳性11份,阳性率8.66%(11/127);札幌病毒3份,腺病毒阳性3份,阳性率均为2.36%(3/127);星状病毒1份,阳性率0.79%(1/127)。未见混合感染,发病具有明显的秋冬季节升高现象,诺如病毒、札幌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流行株为别为GII-4型、GI-2型、AD41和HAstV-1。结论医院就诊成人腹泻病例中约I/4为病毒性腹泻.其中诺如病毒是最重要的病原体,感染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降落聚合酶链反应(touchdown PCR,TD-PCR)技术快速从腹泻、手足口病人粪便标本中同时检测诺如病毒(Norovius,NV)、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hie virus,CoxA16),并评价该技术用于检测这3种病毒的效能和敏感性。结论根据touchdown PCR原理设计TD-PCR程序,试验选择最佳反应条件,与普通PCR扩增效果进行评价。用10倍稀释检验TD-PCR方法的灵敏度,并用轮状病毒、札幌病毒、星状病毒、伤寒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香港海鸥形菌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TD-PCR能在一个反应条件下同时检测NV、EV71和CoxA16,扩增片段条带清晰,检测效果明显优于普通PCR,测序证实了3组片段的特异性,3种病毒cDNA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4.775μg/ml、2.360μg/ml、43.273μg/ml。检测该方法特异性时,其他病原体未见特异性条带扩增。结论成功建立的TD-PCR方法可同时检测腹泻和手足口病人粪便中NV、EV71和CoxA163种病毒,为快速检测相关病原体、科学防治腹泻和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提供了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相关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及鲍曼不动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率的相关性,旨在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相关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率,根据世卫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值原理及方法,确定DDD值并计算抗菌药物用药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并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降低,相关抗菌药物总的AUD值从2014年起逐年下降,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在2014年后进入下降趋势,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2015年后进入下降趋势。各相关抗菌药物的AUD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相关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间,除替加环素外,大部分都具有相关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降低耐药率的关键,同时还要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发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控制感染,减少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运用降落聚合酶链反应(touchdown PCR,TD-PCR)技术快速从腹泻、手足口病人粪便标本中同时检测诺如病毒(Norovius,NV)、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hie virus,CoxA16),并评价该技术用于检测这3种病毒的效能和敏感性。结论根据touchdown PCR原理设计TD-PCR程序,试验选择最佳反应条件,与普通PCR扩增效果进行评价。用10倍稀释检验TD-PCR方法的灵敏度,并用轮状病毒、札幌病毒、星状病毒、伤寒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香港海鸥形菌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TD-PCR能在一个反应条件下同时检测NV、EV71和CoxA16,扩增片段条带清晰,检测效果明显优于普通PCR,测序证实了3组片段的特异性,3种病毒cDNA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4.775μg/ml、2.360μg/ml、43.273μg/ml。检测该方法特异性时,其他病原体未见特异性条带扩增。结论成功建立的TD-PCR方法可同时检测腹泻和手足口病人粪便中NV、EV71和CoxA163种病毒,为快速检测相关病原体、科学防治腹泻和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提供了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流动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241例流动儿童腹泻患者的人口资料学以及粪便标本,利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检测轮状病毒(RV),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诺如病毒(NVs)、星状病毒(AstV),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腺病毒(AdV)。结果 241例患者粪便标本中RV、NVs、AdV、AstV4种病毒总检出率为56.0%(135/241),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3.6%(105/241)、11.2%(27/241)、7.9%(19/241)、6.6%(16/241)。27株NVs阳性毒株均为GII-4;19株AdV中14株为AdV-41型,并有AdV1、2、3、31型的散在感染;AstV感染15株,均为AstV-1型。结论病毒为流动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他依次为NVs、AdV和AstV。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建立快速的检测方法对腹泻患者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析因设计试验方法建立并优化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并与普通PCR法对临床腹泻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析因设计试验确定LAMP最佳反应体系:Mg2++为2.0mmol,内引物FIP/BIP为1.6umol,dNTPs为1.6mmol,时间为60rain,反应温度为63℃。对12种细菌进行LAMP扩增,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获得阳性扩增结果,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基因组DNA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8.05fg和15CFU/ml。对腹泻样本进行直接检测,检测限为150CFU/g。539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LAMP成功检出13例样本中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普通PCR检出11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62%。结论本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快速、检测成本低.适合基层单位及现场廊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流动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241例流动儿童腹泻患者的人口资料学以及粪便标本,利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检测轮状病毒(RV),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诺如病毒(NVs)、星状病毒(AstV),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腺病毒(AdV)。结果 241例患者粪便标本中RV、NVs、AdV、AstV4种病毒总检出率为56.0%(135/241),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3.6%(105/241)、11.2%(27/241)、7.9%(19/241)、6.6%(16/241)。27株NVs阳性毒株均为GII-4;19株AdV中14株为AdV-41型,并有AdV1、2、3、31型的散在感染;AstV感染15株,均为AstV-1型。结论病毒为流动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他依次为NVs、AdV和AstV。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