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MIEP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3 5例复发或难治NHL患者给予米托蒽醌 (MIT) 10mg/m2 静滴 ,d1;异环磷酰胺 (IFO) 1 2g/m2 静滴 ,d1~ 4,美司那 (Mesna) 40 0mg用IFO后 0、4、8h静推 ;依托泊甙 (VP 16) 65mg/m2 静滴 ,d1~ 4;强的松 (PRED) 10 0mg口服 ,d1~ 5。 2 1~ 2 8天为一周期 ,至少 3个周期。结果 MIEP方案化疗的疗效CR 2 8 6% ,PR 3 7 1% ,总有效率 65 7%。中位生存期为 19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10 0 % ,其中Ⅲ度、Ⅳ度发生率为 71 4%。结论 MIE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率高 ,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化疗周期数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和化疗周期数的相关性,以确定适当的化疗周期数。方法 给予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规范性化疗(GP/NP/TC)2~6周期,第1周期化疗前和每周期化疗后2周进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随访调查。未能完成6周期者仍在相应时间进行随访。结果 第1周期化疗前评分较低(29分),化疗后提高,化疗4周期后最高(43,5分),之后评分下降,第6周期后降至24分。停止化疗组与继续化疗组同期进行生活质量比较,评分下降较快(19.2分)。结论 晚期NSCLC患者化疗4周期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分离 40例N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采用间接免疫SPA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状况。结果 CD3、CD4 阳性百分率及CD4 CD8比率在Ⅰ~ⅢA 期均高于ⅢB、Ⅳ期 (P <0 .0 5 )。病理分化Ⅰ、Ⅱ级均分别高于Ⅲ级 ;CD8则相反 ,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鳞癌与腺癌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及放疗后 3月 ,CD3、CD4 阳性百分率及CD4 CD8比率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手术加放疗后或加放疗后 3个月CD3、CD4 阳性百分率及CD4 CD8比率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 ,CD8则相反 (P <0 .0 5 )。 1年内复发转移者CD3、CD4 阳性百分率及CD4 CD8比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与NSCLC不同病期及分化程度相关 ,动态观察有助于估计预后 ,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改革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使用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存在很多盲目乱用的现象,本文就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疆5个监测县(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疆5个监测县(区)[5县(区)]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疆5个监测县(区)2004-2005年常住居民进行全死因回顾性调查,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结果 2004-2005年新疆5县(区)伤害死亡率为71.33/10万,占全死因的11.20%.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是新疆5县(区)居民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新疆5县(区)居民20岁以上伤害的死亡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伤害的死亡率均男性高于女性.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造成男性潜在寿命损失(PYLL)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淹死,女性则以淹死为主,其次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主要集中在青壮年,而淹死以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意外跌落以老年人为主.结论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和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新疆5县(区)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不同年龄、性别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治工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2001~2004年我院对106例肺癌患者去甲长春花碱(NVB)化疗的资料进行统计,55例发生了静脉炎,经早期预防和精心护理均痊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关玉梅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127-128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住院患者入院知情告知书、委托书、手术知情告知书及其他告知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找出缺陷,及时防范医疗纠纷.方法 随机抽查全院24个临床科室843份现住患者病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告知书中的住院知情告知书、委托书缺陷较大,具体是知情告知书内容不全、患者或委托人签名不规范.结论 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住院知情告知书内容、委托书填写及签名,杜绝因知情告知不到位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全程参与者,能够把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来。临床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医院临床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改进的重要手段。我院通过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实习教学管理等措施,有效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增强了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医院的教学管理水平,促进了临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新疆监测县居民健康状况,确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新疆监测县2009年户籍居民死亡报告资料,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DeathReg2005和EpiInfo200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新疆监测县总死亡率485.33/10万,男性高于女性。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最高,达73.77%,伤害死亡占8.99%;按照死因构成比排序,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和伤害。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其他冠心病、肺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循环系统疾病主要死因;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交通事故、溺水、自杀、意外中毒、意外跌落是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总死亡中的比例最高,是危害新疆监测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高于往年,消化道恶性肿瘤依然比较严重,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危害新疆监测县青壮年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今后应加大新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珠海市梅毒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的各行政区抽取4个区(镇),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各区(镇)的梅毒发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毒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结果 2005—2012年珠海市4个区(镇)共报告梅毒486例,无死亡病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99/10万、4.10/10万、4.50/10万、9.30/10万、8.52/10万、18.25/10万、31.31/10万和33.89/10万,年均发病率为15.9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Ⅰ、Ⅱ、Ⅲ期、胎传、隐性梅毒分别占29.21%(142例)、32.92%(160例)、1.03%(5例)、1.65%(8例)、35.19%(171例)。除胎传梅毒外,发病年龄从15岁开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76.95%(374例),≥60岁年龄组占9.67%(47例);梅毒的发病以商业服务、家务及待业居多,其病例构成分别为:20.08%(96例)、18.41%(88例)。隐性梅毒病例数逐年增加,2006年开始出现隐性梅毒超过Ⅰ期梅毒,2010年起病例数增加迅猛,最高占当年总病例数的55.07%(38/69);各年发病职业构成不同(P<0.01),家务及待业、离退休人员、学生人群的构成逐年增多。Ⅰ期梅毒以男性发病为多,占67.61%,而隐性梅毒则男女分别占51.46%和48.54%;隐性梅毒以家务及待业居多(占22.01%),而Ⅰ期梅毒则以商业服务居多(占22.05%)。结论珠海市被调查地区的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隐性梅毒的发病率超过Ⅰ期梅毒,且普通人群发病有增多趋势,说明该市的梅毒防治工作应深入到各行各业和各类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