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钙结合蛋白D28k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脑栓塞、心搏骤停等损伤会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缺血缺氧损害,在血流重新灌注后,脑细胞会出现选择性和延迟性脑细胞死亡,尽管这种缺血后延迟性神经细胞死亡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许多实验表明这种细胞死亡可能继发于细胞浆内游离钙浓度过高。所以,近年来人们对能够调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钙结合蛋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它是否具有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俞丽华  王增  刘孟娟 《中国药房》2014,(27):2567-2569
目的:了解康莱特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特点和趋势,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浙江省11家医院2009-2012肺癌患者每年40 d的康莱特注射液用药处方,分析其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科室分布以及医保使用类别等情况。结果:家医院肺癌患者使用康莱特注射液的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用药金额在药品消耗总金额中占比呈先降后升趋势,其中20年占比为2.9%,2010年占比2.8%,2011年占比为3.4%,2012年占比为3.8%。4年间,康莱特注射液科室使用金额排名前3位是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康莱特注射液的用药量和用药频度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11和2012年增速较快。康莱特注射消耗总金额中公费和部分报销所占比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自费所占比例则是先降后升。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应用呈现持续速增长势头,但合理化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37岁,已婚,2006年1月早孕自然流产1次,未刮宫.2006年10月足月剖宫产,产后1个月转经.月经规则(4/(28~30)d),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08年5月8日,量如常.6月2日,阴道少量出血1 d,未予重视.6月9日,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有血块,无腹痛,未见明显组织排出.  相似文献   
4.
回春饮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中药回春饮对老年期痴呆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临床观察:共治疗老年期痴呆50例。治疗组(回春饮)30例,对照组(喜德镇)20例。通过应用长各川等各种量表观察,以及脑电图.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局部脑血流图(RCBF)等先进客观检测方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0%.对照组有效率为45州、二组比较呈显性差异(P<0.01)。实验研究:共观察老年大白鼠60只,结果说明回春饮能提高大鼠的迷宫学习成绩(P<0.05).并且对记忆再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用药组能使脑、肝、肾血流量得到明显改善或接近青年组.同时脑内多巴胺含量也有提高。提示回春饮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有效中药制剂.其疗效优于现代治疗老年期痴呆常用药物喜德镇(Hydergine)  相似文献   
5.
对于腮腺深叶的良性肿瘤,常规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叶切除术,但术后常出现术区的凹陷性畸形及味觉性出汗综合征。作者采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在术中立即转移于腮腺肿瘤切除后的凹陷区,与常规手术比较,取得了一定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1991年1月至1994年6月,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本院治疗的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共60例。其中施行保留面神经腮腺全叶切除并植入胸锁乳突肌肌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5—56岁,平均43.1±4.8岁;术中未植入肌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3~65岁,平均42.2±5.…  相似文献   
6.
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对性激素和精液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型、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对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A组)、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B组)、正常生育者(C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法(ELISA)测定其外周血性激素水平,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测定精子密度、活动精子、前向运动精子、快速前向运动精子以及畸形精子百分率。结果:①A组与C组比较,FSH、LH明显升高,而T明显下降(P<0.05),B组与C组,以及A组与B组之间FSH、L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与B组与C组比较,精子密度、活动精子、前向运动精子、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有明显下降,畸形精子百分率升高(P<0.05),同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程度越重,其对外周血性激素水平及精液参数影响越大。早期发现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对治疗男性不育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缺血缺氧后脑神经元内钙结合蛋白D28k表达的影响、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纳洛酮的脑功能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29只SD大鼠,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纳洛酮预处理组(8只),纳洛酮后处理组(8只),复苏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5只)。采用窒息+艾司洛尔(超短效B受体阻滞剂)的大鼠心肺骤停模型。纳洛酮预处理组:纳洛酮0.3mg在心肺骤停前30min由静脉导管注人大鼠体内;纳洛酮后处理组:复苏开始后30min纳洛酮0.3mg由静脉注入。心跳骤停5min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7d后大鼠处死、取脑、切片,免疫组化分析钙结合蛋白D28k的活性表达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脑组织损伤情况,每天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心肺复苏7d后.纳洛酮预处理组、纳洛酮后处理组、复苏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钙结合蛋白D28k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41.15&;#177;6.52)%,(38.44&;#177;5.42)%,(21.69&;#177;4.17)%,(45.71&;#177;5.78)%,纳洛酮预处理和后处理组钙结合蛋白D28k的表达明显强于复苏对照组(P&;lt;0.01)。假手术组、预处理组、后处理组、对照组电镜下观察组织损伤评分为0,(4.47&;#177;3.25)%,(5.24&;#177;3.88)%,(15.06&;#177;4.39)%,纳洛酮预处理及后处理组神经组织损伤程度也轻于复苏对照组(P&;lt;0.05),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高于复苏对照组(P&;lt;0,01)。结论:纳洛酮可能通过促进神经元内钙结合蛋白D28k表达或抑制其丢失而抑制钙超载,减轻组织损伤,对改善脑功能、促进脑复苏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鼠胚胎脑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胚胎脑源性神经千细胞,并进行增殖分化鉴定。 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江宁研究室进行。①自孕14dWistar大鼠胚胎分离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组织,经机械吹打分离成单细胞后,利用无血清原代及传代培养方法,在添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B27添加剂的DMEM/F12(1:1)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获得具有克隆能力的细胞群;用有限稀释法,得到来源于同一细胞的亚细胞系克隆。②从培养基中撤除生长因子和B27添加剂,换成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将培养的细胞球接种于预先铺有多聚赖氨酸盖玻片的培养皿,诱导分化。③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用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巢蛋白)和增殖细胞单克隆抗体(5一溴脱氧尿苷嘧啶)鉴定克隆细胞,以鉴定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能力。④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用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抗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半乳糖脑苷脂)鉴定分化细胞,以鉴定神经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结果:①从胎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分离的组织,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均可形成细胞克隆,并具有增殖的能力,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抗原和增殖细胞抗原。②在血清诱导下,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3种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抗原。 结论:运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9.
综合干预对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良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但对于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和结局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疗效并不一定理想[1].因此,近年来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结合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康复等综合干预,是人们正在积极探索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本研究比较了综合干预与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130例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期2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用于偏头痛疗效评价的症状条目,为制定基于偏头痛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量表奠定基础.方法 筛选102例近代头痛医案中出现频率≥5%的症状和218例偏头痛临床研究病例中出现频率≥5%且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的症状.以筛选结果为基础,采取专家单独访谈和研究小组讨论的方式,初步确定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的症状条目池.结果 医案和临床研究病例共筛选出40条症状.经专家访谈和研究小组讨论,初步确定了23个症状条目可用于疗效评价,涉及头痛、躯体症状、心境/情感3个方面.结论 医案和临床研究病例可以作为偏头痛PRO量表症状条目池初步筛选的研究对象,筛选结果为制定专家咨询问卷和患者调研问卷提供了依据,为制定偏头痛PRO量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