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肺泡灌洗液辛普森菌群多样性指数(SDI)比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细菌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ICU 2019年10月—2021年7月选择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的5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病历资料,依据其入ICU 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为非危重症组21例和危重症组35例。以细菌性肺炎造成死亡为终点事件,记录28天转归,并将患者分为生存组38例和死亡组18例。对各组患者的SDI、PCT、C-反应蛋白(CRP)、PCT/SDI、CRP/SD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非危重症组比较,危重症组患者血清PCT/SDI、PCT水平均升高,且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更长,28天病死率更高(均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SDI较低,PCT/SDI、PCT水平均较高(均P<0.05);SDI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呈负相关(r值为-0.655,P<0.001),PCT水平、PCT/SDI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0、0.734,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PCT/SDI预测患者28天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其次为PCT+SDI (0.845)、PCT (0.808)、SDI (0.785)、CRP/SDI (0.731),PCT/SDI的最佳截断值为11.56时预判患者28天死亡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66.7%。Cox回归分析显示,PCT/SDI值高(HR=1.562,95%CI:1.271~1.920,P=0.031)、PCT水平高(HR=1.106,95%CI:1.021~1.198,P=0.024)是ICU细菌性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T/SDI、PCT、PCT+SDI、SDI、CRP/SDI均可作为ICU细菌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PCT/SDI预测患者短期预后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应用支架样取栓装置对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的临 床效果。 方法 连续纳入采用支架样取栓装置治疗的前循环急性颅内大动脉近端闭塞患者。分析纳入患 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治疗及术后90 d临床随访结果。以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为主要指标评估治疗有效性,以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术后90 d死亡率评估治疗 的安全性。 结果 共纳入30例患者,29例应用Solitaire,1例应用Trevo。平均年龄(65.97±11.67)岁。入院时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中位数13.50(9.75, 18.00)。包括颈内动脉闭塞9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20例,大脑前动脉A1段闭塞1例。术后90 d随访, 56.7%(17/30)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率13.3%(4/30),术后 90 d死亡率20%(6/30)。 结论 支架样取栓装置在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好,其有效 性、安全性能够在真实世界中得到体现,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感染者实施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BC感染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干预组患者由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决策药物治疗,非干预组患者由临床医师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80.00%,非干预组为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非干预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抗菌药物使用费、体温恢复时间均优于非干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感染患者实施药学干预,能够降低抗菌药物使用费用,缩短ICU入住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医疗机构完善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突发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13h"入院。患者入院前1d20时左右与朋友聊天时突然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双眼上翻,无大小便失禁,无面色青紫,无舌咬伤,持续10min抽搐停止,但意识仍模糊,送至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6.
椎动脉优势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红玲  闫福岭 《现代医学》2010,38(4):438-440
两侧椎动脉大小通常不同,当差异明显时就成为一侧椎动脉优势,这是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一种血管现象。但其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尚未充分研究,本文对上述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疑似利奈唑胺引发肝功能损伤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 针对肺部感染患者在使用利柰唑胺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伤的具体病例,临床药师从原发疾病、肝功能变化、合并用药等因素推断利奈唑胺是肝功能损伤的可能原因,并适时提出干预建议。结果 临床药师对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及时和准确的分析,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 临床药师主动参与患者用药过程,给予医师相应的建议,可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查房录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调取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临床药师书写查房录的病历212份,使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临床药学查房录书写的原因、内容及结果。结果:临床药师书写临床药学查房录涉及的成因和内容主要为用药方案的调整(62.0%)及药物不良反应应对(14.9%)。医师接受临床药学查房建议的程度为87.2%。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学查房多以口头建议、非书面交流为主,临床药学查房录的书写不仅弥补了应召干预、追溯乏力的不足,而且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书面指导意义,更具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两侧椎动脉大小通常不同,当差异明显时就成为一侧椎动脉优势,这是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一种血管现象。但其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尚未充分研究,本文对上述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指导抗生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疑似合并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疑似合并肺炎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PCT组,各59例.常规组按照〈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诊疗规范和治疗指南选用抗生素治疗;PCT组则每日监测PCT浓度,根据其浓度决定起始和终止使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费用、使用率、用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结果及预后.结果 PCT组抗生素使用费用、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用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病死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疑似合并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参考血清PCT浓度使用抗生素,可以达到较满意的效果,避免临床过度使用抗生素,缩短用药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