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人类铜转运蛋白(hCTR1)在子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23例、CIN组织94例及子宫颈鳞癌组织52例中hCTR1蛋白的表达。结果 (1)自制组织芯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成功。(2)子宫颈鳞癌组(69.2%)、CINⅡ~Ⅲ组(73.1%)的hCTR1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17.4%)及CINⅠ组(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hCTR1表达在不同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子宫颈鳞癌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减少了实验误差,hCTR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可辅助宫颈病变诊断,术后检测hCTR1蛋白对指导子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研究再生基因Ⅳ(Reg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Survivin在结直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组织芯片法检测结直肠正常黏膜(150例)、腺瘤(77例)、结直肠癌(150例)RegⅣ、EGFR及Surviv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egⅣ、EGFR、Survivin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及癌组织中,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egⅣ、Survivin与结直肠腺瘤大小及分级相关,EGFR仅与腺瘤的分级相关;RegⅣ、EGFR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Survivin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 <0.05),而3者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无关(P >0.05)。结直肠腺瘤组织内RegⅣ、EGFR、Survivin 3者无相关性(P >0.05);结直肠癌组织内RegⅣ与EGFR、RegⅣ与Survivin、EGFR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  RegⅣ、EGFR及Survivin在结直肠腺瘤癌变过程中逐渐升高,提示3者共同参与结直肠腺瘤癌变的发生,且与结直肠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对结直肠癌的预后进行评估,并为研发靶向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 RegⅣ、EGFR 与 survivin 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黏膜内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结合组织芯片法,检测15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内 RegⅣ、EGFR 与 survivin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 RegⅣ和 EGFR 与 survivin 的蛋白表达均高于与正常黏膜(P ﹤0.05)。RegⅣ和 EGFR 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sur-vivin 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P ﹤0.01)。结直肠癌组织内 RegⅣ与 EGFR、RegⅣ与 survivin、EGFR 与 survivin 表达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 RegⅣ、EGFR 与 survivin 在结直肠癌组织内的表达均增高,提示三者共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结直肠癌的病理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对结直肠癌的预后进行评估,并为研发靶向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含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4与ADAMTS5蛋白酶在胶质瘤中表达及其同患者病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作者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6例脑胶质瘤患者,收集患者经手术切除或穿刺采集的胶质瘤病灶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DAMTS4与ADAMTS5蛋白酶的表达率,比较不同分级、瘤周水肿程度以及是否伴囊变患者的病灶组织中ADAMTS4与ADAMTS5蛋白酶的表达率差异,采用Spearman分析方法分析两种蛋白酶表达率的相关性,并比较ADAMTS4阳性、阴性表达与ADAMTS5阳性、阴性表达的累积生存时间差异。结果所有患者病灶组织中ADAMTS4、ADAMTS5的表达率为79.31%(92例)、84.48%(98例)。不同分级患者的病灶组织中ADAMTS4与ADAMTS5蛋白酶的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Ⅳ级、Ⅲ级患者病灶组织中ADAMTS4与ADAMTS5蛋白酶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Ⅱ级者(P<0.05);伴重度瘤周水肿患者的病灶组织中ADAMTS4与ADAMTS5蛋白酶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伴轻度瘤周水肿者(P<0.05);伴囊变和未伴囊变者的病灶组织中ADAMTS4与ADAMTS5蛋白酶的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蛋白酶表达率成正相关(r=0.361,P=0.001);ADAMTS4、ADAMTS5阳性表达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胶质瘤的分级、瘤周水肿程度越高者病灶细胞中ADAMTS4、ADAMTS5蛋白酶的表达更高,两种蛋白酶可能存在协同效应,参与脑胶质瘤的病情进展、病灶浸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376例ESCC患者中37例切缘癌残留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肿瘤最长径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分组之间切缘癌残留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随着肿瘤最长径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显著升高(X2=4.520及11.855,P<0.05),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程度其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CC的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都是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在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例1,男,58岁,吞咽不适2年余于2013年3月27日入院。体格检查见会厌喉间有一1.0 cm ×0.6 cm ×0.5 cm息肉样物,表面光滑。临床初步诊断:喉黏膜息肉。行手术切除送检病理科。巨检:息肉样物1枚,大小0.8 cm ×0.6 cm ×0.5 cm,表面光滑,灰白、灰褐色,切面灰白色,质脆。镜检:喉黏膜上皮正常,黏膜下见瘤组织呈矮柱状排列呈腺样、腺管状及乳头状结构,部分瘤细胞层数增至数层,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圆形、染色质颗粒粗、核分裂易见,间质少,并见浸润(图1-A)。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CK、上皮细胞膜抗原( EMA )均为阳性, P40、HMB45均为阴性。病理诊断:喉部腺癌。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53岁。主因体检发现颈部肿物于2015年3月8日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心悸、多食消瘦等症状。专科检查:双侧甲状腺稍增大,右侧甲状腺触及2个肿物,大者约1.5 cm×1 cm×1 cm,质中,边界尚清,随吞咽上下移动,无压痛,未触及颈部肿大淋巴结。B超示:双侧甲状腺稍大,甲状腺右叶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大者10 mm×7 mm。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36岁.因左胸壁肿物就诊,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左胸壁腋后线第7肋触及一卵圆形肿物,大小约10 cm×8 cm,质硬,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胸部CT示左侧第8、9肋间软组织肿物影,大小4.4cm× 3.8cm×3.7cm,肿物向内压迫胸膜,局部肋骨未见明显破坏(图1、2). 2011年7月行左胸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胞膜完整,表面光滑,深入肋间.完整游离并切除肿瘤,壁层胸膜完整,肋骨无破坏.术后切除标本病理,大小4.8cm× 3.5cm× 2.5cm,呈灰白、灰红色,表面光滑,胞膜完整;切面呈多囊性,最大直径1 cm,内含暗红色血块样物(图3).电镜示:神经纤维组织间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呈海绵状(图4).免疫组化示:神经标记物NF和S-100(+),血管标记物CD34(+)(图5~7).病理诊断:肋间神经血管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