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诺如病毒感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其原型株诺瓦克病毒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被分离发现。近期,诺如病毒在全球连续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继欧洲、澳大利亚及北美地区之后,日本最近也暴发了25年来最严重的由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疫情。生吃海鲜导致感染诺如病毒的人数逐步增多,从日本到香港、广州乃至北京都先后有大量报道。我国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与往年监测结果基本相似(检出率为15%左右),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每年都对11个省5岁以下腹泻儿童进行监测。由于食用新鲜海产品的人群和地域在不断扩增,由此病毒引发的卫生问题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2.
3.
富阳市农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富阳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与杭州相邻。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雨水充足,常年降雨量150ml,大部分集中在4~9月份,自然灾害频繁,洪水连年不休。富阳市农村食用新鲜海产品的人群不断扩增,此菌引发的卫生问题也显得更为重要。根据这一情况于1997—2006年对农村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污染现状、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季节性分布、菌型动态、食物中毒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0~2006年杭州市上城区食物中毒事件病原体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2000~2006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病原体组成等,给公共饮食服务行业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集2000年~2006年发生食物中毒时的食品、患者粪便、患者肛拭、厨师手涂抹样、食品操作间涂抹样等,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分型鉴定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分型鉴定.结果:2000~2006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75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为85.33%.有6起食物中毒事件由二种致病菌引起,其中:2002年发生一起由EPEC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2003年发生一次由EPEC大肠埃希菌与副溶血性弧菌、一次由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三次由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两种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说明污染来源来自多方面,加强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需要全方位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1990年~2000年我区对健康人群中所分离出沙门菌属进行菌型动态研究,目的是了解我市辖区内健康人群中感染沙门菌的血清型流行趋势,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和方法 1999年~2000年本市辖区内,以健康人群调查为对象。获得分离株均经形态学、生化特性、噬菌体裂解和血清学分型,并结合Kauddmann-White的抗原表分型。2 调查结果 调查102055名健康人中,检获沙门菌属110株,占带菌率的0.11%。可分离出沙门菌 O2(7.27)、O4(10.91)、O7(16.36)、O8(20.91)、O9(6.36)、O_(3.10)(3.64)、O_(1.3.19)(6.36)和O_(11)(6.36)8个群9个血清型。 自1990年以来,我市辖区人群感染率较高的沙门菌,以新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售九大类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2001年间对辖区生产的直接入口食品的各类厂家或加工的食品网点以及零售店等共受检4760份,分九类25个品种,其中清凉饮料(饮料、食用冰块、冷冰饮品、营养液)1152份;调味品(酱油、香醋、芝麻油、花生酱、酱菜)238份;酒类(配制酒、啤酒)372份;豆制品113份;糖果、糕点、果脯(膨化奶、米粉、蜜饯、藕粉)1781份;乳制品(牛奶、奶粉、豆奶、酸奶)180份;肉制品(肉松、卤味品)757份;罐头44份;饮用水(矿泉水、纯净水、沙沪水)123份,进行微生物监测来评判污染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杭州市上城区与富阳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株与不同流行株进行耐热溶血素基因分析。方法:采集可疑食物标本等104株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对45株流行株应用PCR技术对TDH和TRH检测。结果:富阳市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4年副溶血性弧菌以O1:K6、O3:K6、O4:K8三个血清型为食物中毒优势菌型;上城区2005年-2007年以O1型23株;O2型1株;O3型37株;O4型25株;O5型1株;O10型1株为食物中毒优势菌。用PCR技术对45株TDH和TRH进行检测结果 O1型16株,15株TDH阳性,1株TDH阴性;O3型9株TDH阳性;O4型20株,17株TDH阳性,3株TDH阴性。45株TRH1和TRH2全部阴性。结论:杭州市上城区与富阳市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食物中毒优势菌型以O1、O3、O4和O2、O5、O10血清型为主,能够为食物中毒疾病预防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快速诊断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血清群,采取芯片扫描和血清学分群进行研究。方法:取食物中毒患者肛拭、污染环境涂抹样、食品等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分离到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芯片扫描诊断。结果:330份样品,分离到62株(18.79%)副溶血性弧菌,其中:肛拭样品250份,阳性59份(23.60%),涂抹样品52份,阳性3份(5.77%)。血清分型表明,3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为01型;3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为03型。菌株进行芯片扫描能显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反应。结论:实验研究表明,16起由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主要血清型为01型和03型。病原体悬液用芯片扫描能特异性地获得确切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86例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指出脑出血大都在动态发病,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及明显的定位体征。急性脑出血大多为单侧性,双侧性少见,而双侧对称部位同时出血较为罕见。约80%发生于内囊,20%发生于脑干,小脑和基底节区。现对我科自1998年以来收治的8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其临床的几个问题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上城区2005~2007年食物中毒事件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调查分析杭州市上城区2005年-2007年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动向,重点对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即不同血清型的耐热溶血素基因分析,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采集自2005年-2007年上城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中的食品、患者粪便、患者肛拭、呕吐物、厨师手涂抹样、食品操作间涂抹样等,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应用PCR技术对其中45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的检验。结果:2005-2007年共发生27起食物中毒,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16起(59.26%)。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7起(25.93%)。有4起食物中毒事件由2种及2种以上致病菌引起,其中2起由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食物中毒;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引发食物中毒;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混合引发食物中毒。1位凉菜制作厨师同时带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三种致病菌引发食物中毒。对8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单独1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14起(70%),由2种或2种以上混合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6起(30%)。26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8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检出01型23株(26.14%),检出02型1株(1.14%),检出03型37株(42.05%),检出04型25株(28.41%),检出05型1株(1.14%),检出010型1株(1.14%)。45株不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应用PCR技术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DH和TRH)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O1型的16株菌中有15株TDH阳性,1株TDH阴性;O3型的9株菌全部TDH阳性;O4型的20株菌中,17株TDH阳性,3株TDH阴性。45株菌的TRH1和TRH2全部阴性。结论:加强对食品卫生饮食行业的监督管理,提高对食物中毒病原体快速准确检测,以控制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