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 (RSG)联合胰岛素 (INS)治疗单用INS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 2型糖尿病 (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8例单用INS疗效不佳的老年 2型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 4例 :对照组继续使用合适剂量的胰岛素治疗 ;治疗组在原剂量胰岛素的基础上加服RSG 4mg/d共 2 0周。观察治疗后 4周及 2 0周患者的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P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每日INS用量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 4周后FBG、PBG下降 (P均 <0 0 5 ) ,治疗 2 0周后以上指标下降更显著 ,并使HbA1C、UAER、舒张压、TG及平均每日INS用量下降 ,差异具显著性 (P均 <0 0 5 ) ;对照组治疗后血糖及HbA1c也有一定下降 ,但INS需要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RSG确实能有效改善老年 2型DM患者的血糖控制 ,治疗安全有效。该药还能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一些异常 ,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氯沙坦、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左室重构及血浆和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效应。方法:16周龄SHR随机分为3组,即氯沙坦治疗组(SHR-L组)、福辛普利治疗组(SHR-F组)、空白对照组(SHR-C组),每组各10只。分别采用病理检查及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对治疗8周、16周的SHR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血浆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进行检测。结果:在治疗8周、16周后,两治疗组的收缩压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脏重量(HW)、心脏重量指数(HWI)、左室重量(LVW)、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有显著性改善,且治疗16周后SHR-F组较SHR-L组LVMI显著性降低(P<0.05)。两治疗组CVF和PVCA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治疗16周后SHR-F组CVF较SHR-L组下降更明显。SHR-L组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gⅡ显著增加,而SHR-F组心肌组织AngⅡ显著下降,但对血浆AngⅡ无明显影响。结论:氯沙坦、福辛普利均能有效逆转心脏肥厚及抗心肌纤维化,以福辛普利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心肌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 (高糖 )对原代培养大鼠脂肪细胞的糖转运、蛋白激酶B(PKB)活性及葡萄糖转运子 4 (GLUT4 )的影响。方法 :分离的大鼠脂肪细胞在不同浓度葡萄糖 (5 ,10 ,15 ,2 5mmol·L- 1 )中培养 2 4h ,然后测定糖的转运率 ,并检测细胞内和细胞膜GLUT4蛋白表达、PKB蛋白表达、丝氨酸磷酸化及活性。结果 :高糖使大鼠脂肪细胞的糖摄取率、PKB丝氨酸磷酸化及活性下降 ,而使细胞膜GLUT4表达上调 ;对细胞内PKB和GLUT4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 :高糖能诱导胰岛素抵抗 ,其作用机制与影响PKB丝氨酸磷酸化、活性及GLUT4功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2组,布地奈德组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照组2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动脉血气改变、肺功能FEV1以及相关副反应如肝肾功能,血糖,骨密度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第3天布地奈德治疗组动脉血气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临床疗效亦较对照组有明显缓解。2组入院时及治疗后肺功能,血糖;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有效,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15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关对策。方法:收集本院住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质量(QOL)的评定,结果:(1)在该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中有78%生活质量下降,77.33%心理健康障碍,(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该老年患者人群QOL的主要因素为经济收入水平,心理健康,年龄,躯体健康状况,其回归方程为Y生活质量=36.967-0.734X年龄+2.012X经济-0.0352X心理-0712X疾病(P<0.05),结论:本组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生活质量下降是普遍的,主要受经济收入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年龄,躯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心理健康,经济收入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方法:分析1例被误诊多年的原发性气 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经过。结果:本例患者为68岁男性,30多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以 及渐进性的呼吸困难,曾多次在外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以及支气管结核,反复给与抗生素治 疗,并曾行抗结核治疗3个月,但治疗效果差,患者症状逐渐加重。患者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后,经完善支气管 镜检查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结论: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是一种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下异常的淀 粉样物质沉积所导致的罕见病,临床症状多样,常被误诊为其他肺部疾病。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淀粉样 变的重要方法,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对于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建议及早行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高胰岛素和高糖对大鼠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浓度胰岛素和高浓度糖(高糖)共同作用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方法 分离的大鼠脂肪细胞在5、25mmo1/L糖或加胰岛素(10^4μU/m1)培养基中孵育24h,然后测定糖的转运率、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的酪氨酸磷酸化,IRsl/2,肌醇磷脂—3—激酶85亚单位(P85)和蛋白激酶B(PKB)的蛋白表达及PKB活性。结果 高糖使这些细胞的糖摄取率、IR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分别下降了69%、43%和52%,IRs-1蛋白表达下降61%及PKB活性降低42%。高胰岛素加重高糖的以上抑制作用(与25mmo1/L葡萄糖组比较,P<0.05、P<0.01);高糖增加IRS—2蛋白表达20.4%,高胰岛素对抗高糖的此作用。结论 高糖能诱导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加重高糖的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胰岛素信号通道各蛋白的磷酸化、表达及PKB活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是在微环境肿瘤外基质中存在的一些小分子蛋白聚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生长密切相关。本研究初步探讨decorin对肺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研究对象,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decorin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decorin对A54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decorin干预后对自身肿瘤细胞的decorin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decorin干预对P21蛋白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decorin对TGF-β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Decorin在体外能明显抑制A549肿瘤细胞增殖,且这种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decorin在体外能明显诱导A549肿瘤细胞凋亡,该作用与剂量和时间有关。decorin在体外能明显上调自身decorin mRNA,下调TGF-β表达,上调P21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结论decorin在体外能够抑制肺腺癌A549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自身decorin mRNA,下调TGF-β表达,上调P21表达,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抑制A549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氯沙坦、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心肌纤维化、左室重构及血浆和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效应。方法 :16周龄SHR随机分为 3组 ,即氯沙坦治疗组 (SHR L组 )、福辛普利治疗组 (SHR F组 )、空白对照组 (SHR C组 ) ,每组各 10只。分别采用病理检查及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对治疗 8周、16周的SHR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 (PVCA)、血浆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进行检测。结果 :在治疗 8周、16周后 ,两治疗组的收缩压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 ;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心脏重量 (HW )、心脏重量指数(HWI)、左室重量 (LVW)、左室重量指数 (LVMI)均有显著性改善 ,且治疗 16周后SHR F组较SHR L组LVMI显著性降低 (P <0 .0 5 )。两治疗组CVF和PVCA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 (P <0 .0 1)。治疗 16周后SHR F组CVF较SHR L组下降更明显。SHR L组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gⅡ显著增加 ,而SHR F组心肌组织AngⅡ显著下降 ,但对血浆AngⅡ无明显影响。结论 :氯沙坦、福辛普利均能有效逆转心脏肥厚及抗心肌纤维化 ,以福辛普利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心肌组织中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RAS)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