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25b和miR-146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06例AECOPD患者(AECOPD组)、99例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和10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并比较三组患...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lu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呼吸困难是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除了肺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改变,呼吸肌功能障碍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微小RNA132(miRNA-132)在肺结核(PT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结核科诊治的106例PTB患者(PTB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诊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0例(肺炎组)和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理改变主要是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溃疡形成,纤毛倒伏、变短、不齐、粘连、部分脱落。上述病理改变导致病人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下降,而且该类病人的抗生素、激素使用极为普遍,使其肺部霉菌病菌病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加之曲霉菌感染人体后致机体出现继发性免疫缺陷,即使使用抗真菌药规律治疗也难获得好的疗效,对该类病人我们采用了转移因子注射液与伊曲康唑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徐亚鹏  李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61-276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47例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和教育后6个月测评患者肺功能,并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教育后6个月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帮助门诊患者了解更多慢阻肺防治知识,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微生态菌群、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炎症之间关系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COPD稳定期患者68例、肺功能正常者68例,根据是否吸烟将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吸烟COPD组(n=20)、戒烟COPD组(n=29)、不吸烟COPD...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小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和阻塞性通气障碍,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组不同类型的非特异的侵犯肺泡壁及肺泡周围组织的疾病和限制性通气障碍.其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上是截然不同的,通常被认为是两个互相独立、不能共存的病理状态[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the COPD and Asthma Physiology Score,CAPS)能否正确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指导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制定.方法 对我科2008年9月~2010年5月住院的AE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CA...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特点是呼吸道黏液高分泌,黏蛋白是气道黏液的主要成分,二者关系密切,本文就二者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且唯一能激活初始性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DC可有效地诱导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的增值和应答,促进细胞素性T淋巴细胞(eytotoxic tlymphocytes,CTL)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elp cells,Th)的生成,启动和参与机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
肺康复是在全面的评估后给予患者的个体化综合干预治疗,包括但不仅限于运动训练、健康教育、行为改变,旨在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形成长期的有益健康的行为习惯[1]。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首次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重新定义为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疾病,并将肺康复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21表达和血清IL-12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COPD患者共80例,对照组50例为健康人群,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2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2水平。结果 COPD稳定期组、急性期组和对照组间血糖、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41~1.542,均P>0.05),而miR-21表达和IL-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51~15.017,均P<0.05)。COPD稳定期组和急性期组miR-21表达和IL-12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01~25.612,均P<0.05)。COPD急性期组比稳定期组miR-21表达和IL-12水平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8~36.415,均P<0.05)。IL-12和miR-2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81~0.496,均P<0.05)。结论 miR-21可能参与调控IL-12的水平,miR-21表达与COPD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①收集2002-12/2003-12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呼吸内科门诊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21例.11例患者经肺功能检查证实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男6例,女5例,均为吸烟者,平均吸烟指数300年支.设未被证实为慢阻肺患者10例为对照组,男7例,女3例,均无吸烟史.纳入患者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利用髓过氧化物酶染色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的染色阳性率.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变化和地塞米松的对其凋亡的影响.凋亡率=凋亡细胞数/细胞总数&;#215;100%.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双尾t检验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例和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组肺泡巨噬细胞的髓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8&;#177;0.3)%,(1.2&;#177;0.4)%,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177;0.7)%,(4.8&;#177;1.3)%,P<0.01].②地塞米松处理12和24及48 h后的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177;2.3)%,(35.4&;#177;12.6)%,(45.8.&;#177;9.2)%;(5.9&;#177;1.8)%,(10.8&;#177;2.7)%,(24.1&;#177;4.6)%,P<0.01].结论:①吸烟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道和肺泡腔中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种作用使肺泡巨噬细胞对凋亡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以上变化可能参与了慢性气道炎症的形成.②糖皮质激素能够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对防止炎症反应的形成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细胞内铁积累和脂质过氧化。铁、氨基酸和脂质的代谢以及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调节铁死亡的过程。最近的研究发现,铁死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铁死亡的主要调控机制及其与COP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沐舒坦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促表面活性物质合成药物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作用。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病程呈进行性发展并不完全可逆性疾病,表现特征: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该病的死亡率目前已居世界范围内排第四。及早确诊,针对性治疗,可改善咳嗽、咳痰和气促症状,延缓病程进行性发展。结论:沐舒坦可调节呼吸道内粘液分泌,增加肺组织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保持通畅呼吸道,提高抗生素效应,达到治疗COP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作者自1996年6月~1999年12月通过对46例合并气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分组治疗中 ,观察适当活动在治疗本病中的作用 ,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6例病人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标准 ,单侧肺压缩范围为30 %~75 %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7~21年 ,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3例 ,男16例 ,女7例。年龄56~74岁 ,平均62岁。对照组23例 ,男14例 ,女9例。年龄55~76岁 ,平均61岁。1.2方法46…  相似文献   

20.
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固萍  廖坚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8):1326-1328
【目的】评价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收集本院呼吸内科2004年和2005年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2005年的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作为判断COPD的标准,并根据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进行分级,调查COPD诊断过程中肺功能测定情况以及COPD的患病率和漏诊率。【结果】2004年783例病患中行肺功能测定者151例(19.3%),临床诊断COPD 181例(23.1%),其中行肺功能测定64例(35.4%)。2005年入选862例患者,临床诊断COPD 205例(23.8%),其中行肺功能测定66例(32.2%)。而进行肺功能检测后诊断COPD 396例(45.9%),漏诊率达48.2%。396例COPD患者中仅130例(32.8%)行肺功能检测,其中Ⅰ级病患肺功能检测率12.2%,漏诊率97.6%。【结论】COPD患病率高,但住院的COPD病人有漏诊现象。肺功能检查对提高COPD诊断和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必要成为住院病人的常规检查,尤其对呼吸科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