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疫苗预防疾病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湛江市是个老疫区,儿童计划免疫已经进行二十多年,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百日咳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已告一个段落.为评价其预防效果,找出延续计划免疫到免疫规划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湛江市二十多年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控制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评价湛江市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为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监测质量,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湛江市2004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AFP病例监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2004年全市报告AFP病例26例,零剂次免疫儿童2例,占7.7%,〈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0/10万。病例分布25个镇,无明显季节高峰,〈5岁病例占总病例61.5%,男女性别比1.89:1。AFP病例48小时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标本及时送检率和随访表及时上报率均为100%。脊灰病毒分离率为3.8%,为脊灰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5.4%。结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但AFP首诊病例报告率低,口服脊灰疫苗(OPV)免疫空白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提高AFP监测系统监测质量,提高首诊报告率。提高OPV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湛江市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原因和特征,对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情况,结合临床初步诊断和实验室血清学确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发生确诊病例45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4例,临床确诊1例),发病率为0.63/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4.4%;发病高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共发病35例,占77.8%;发病年龄最小5月龄,最大11岁,10岁以下儿童44例,占97.8%;未免疫及免疫史不详者41例,占91.1%.结论免疫空白和免疫不全程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计划免疫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没形成可靠的免疫屏障,未能完全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湛江市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与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免疫接种情况,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湛江市2004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AFP病例监测系统及OPV免疫接种率进行评价。结果2004年全市报告AFP病例26例,零剂次免疫儿童2例;病例分布于25个镇,无明显季节高峰,<5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1.5%,男女性别比为1.89∶1。26例AFP病例中脊灰病毒分离率为3.8%,为脊灰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5.4%。<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0/10万。AFP病例48 h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标本及时送检率和随访表及时上报率均为100%。本地和流动儿童OP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7.3%和99.1%。2004/2005年度两轮OPV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6.9%和97.2%,两轮强化免疫现场快速评估调查接种率均>95%。结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无脊灰证实标准,但AFP病例首诊报告率低,OPV免疫空白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提高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提高OPV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湛江市麻疹流行原因与特征,进一步完善控制措施。方法对湛江市2004年麻疹监测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监测系统共报告87例麻疹,其中实验室确诊37例,临床诊断50例。冬春季流行,4月为发病高峰;9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年龄最大17岁,最小1岁,1~8岁共71例,占81.6%;男60例,女27例,男女性别比为2.2:1;有免疫史的仅4人,占4.6%,免疫史不详46例,占52.9%,无免疫史37人,占42.5%;共报告麻疹暴发2起,流行时间均在1周左右。结论免疫空白和没有全程免疫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提高免疫接种率;进一步完善监测系统,加强麻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湛江市赤坎区实施儿童计划免疫20年及针对疾病的控制效果,为延续计划免疫工作到免疫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历年接种率监测报表及“按容量概率比例和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适龄儿童接种率、强化免疫数据、辖区内各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赤坎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通过了三个“85%”达标后各种疫苗接种率仍保持在95%以上的高水平,所针对疾病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白喉、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从1986年至2004年无病例发生,百日咳从1984年的178例下降到2001年以后的0例,麻疹从1984年的223例下降到2004年的5例,下降了97.76%。结论 湛江市赤坎区儿童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控制效果显著,连续而持久地维持高常规免疫接种率,适时的强化免疫,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依靠科学的管理,达到控制乃至消灭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对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控制和消灭白喉、脊髓灰质炎的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赤坎区实施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免疫监测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1986年到2003年的18年中无白喉无脊髓灰质炎病例,达到了控制以致基本消灭白喉、脊髓灰质炎的水平。结论实施控制和消灭白喉、脊髓灰质炎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实现了无白喉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今后要继续落实各种预防接种措施,巩固无白喉、无脊髓灰质炎成果。  相似文献   
8.
湛江市2003~2005年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湛江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探讨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纳入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方法2003年乙脑流行时对6月~10岁儿童采取突击应急接种方案,2004年起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按程序8月龄,18,24月龄和6岁各接种1剂。并对2003~2005年乙脑疫情流行病学资料中2003年乙脑流行时的应急接种和2004年起的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控制乙脑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湛汪市2003~2005年共发生乙脑118例,发病率逐年下降。每年5—7月流行,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年龄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以4—6岁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6.61%;地区分布为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结论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及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后。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显示应急接种和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常见消化道疾病,不但终年散发,还常出现季节性或食源性爆发性流行,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接种安全、高效的甲肝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湛江是甲肝高发地,近十几年来,甲肝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不断地普及,发病率明显下降。为提供更好的免疫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巩固湛江市无脊髓灰质炎(脊灰)野毒株病例成果,评价当前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状况,提高监测系统质量。方法 利用EPI.info软件对2004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最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湛江市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发病率为1.30/10万。报告的AFP病例分布于25个镇;无明显季节性高峰;<5岁病例占总发病例数的61.5%;男女性别比1.89:1;AFP病例免疫史分析显示有7.7%的病例为零剂次免疫和15.4%为未全程免疫;首诊报告率12.5%。AFP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为100%。结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评价指标均达卫生部的要求,今后应继续提高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