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对心肌酶谱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 ,其应用日益广泛 ,其中重要的环节是人工CO2 气腹。近年来 ,人工CO2 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有了较广泛的研究 ,但对心肌酶谱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为了解人工CO2 气腹对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 4 0例手术病人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4 0例手术病人分为腹腔镜组和非腹腔镜组。腹腔镜组 (Ⅰ组 ) 2 0例 ,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12例 ,子宫切除 3例 ,卵巢囊肿切除 2例 ,宫外孕手术 3例 ;非腹腔镜组 (Ⅱ组 ) 2 0例 ,其中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小儿扁桃体手术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手术开始前地观察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2ml),对照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ml,观察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1)、停药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0min(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停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对术后疼痛进行儿童行为量表疼痛评分。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组内比较,对照组T3及T4时比T1 MAP升高,HR加快(均<0.05)。组间比较,对照组T3、T4比观察组血压高,心率快(均<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在拔管后、术后6h均低于对照组(均<0.05),术后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能有效防治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影响,为初产妇分娩镇痛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义乌天祥医疗东方医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符合条件的3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将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不予以镇痛处理,研究组予以椎管内阻滞镇痛。两组产妇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种产妇各产程时间、会阴侧切、裂伤及中转剖宫产指标。采用Oxford盆底肌力评分量表测定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评分、采用阴道肌力表对盆底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肌力进行测评,对上述指标行组间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内进行盆底肌力损伤、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等PFD评估及严重程度分级并行组间比较。结果①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及中转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②研究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Oxford评分、盆底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肌力较对照组产妇高(P<0.05);③研究组术后3个月盆底肌力损伤率及PFD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研究组术后3个月SUI率低于对照组,SUI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⑤研究组产妇POP率低于对照组,且严重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内阻滞用于阴道分娩镇痛可提高产妇分娩效率,保护产道,有效保护盆底结构、肌力等,降低产后PFD的发生率,对促进产妇产时及产后健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玲  任祖华  吕蕾 《浙江医学》2006,28(5):406-408
当前临床上常用连续的硬膜外或静脉给药进行术后镇痛,虽然效果较好,但也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如硬膜外导管扭转、堵塞、脱落或静脉留置针移位致药液外渗等情况,从而导致镇痛不全或失败.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国内曾有报道.我们对择期妇科手术病人在蛛网膜下腔应用0.2mg吗啡进行预处理,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有关乌拉地尔(URA)预防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研究曾有报道。本研究拟评价高血压的病人预先给予URA对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33例术前明确诊断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及肝肾功能异常者除外),术前均未经抗高血压治疗,ASAⅠ~Ⅱ级,拟行择期全麻手术。将其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芬太尼对照组(n=11),于气管插管前15min经微泵静注生理盐水30ml,10min注完,气管插管前5min静注芬太尼2μg/Kg;Ⅱ组为氟哌利多组(n=11),除上述用药外,气管插管前5min静注氟哌利多0.08mg/K…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七氟烷吸入麻醉清醒期躁动预防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年龄48~70岁,ASAI-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C组),地佐辛组(D组),每组40例,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持续吸入2%~3%七氟烷麻醉维持。D组术毕30分钟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术毕躁动的发生率和躁动的程度。结果 D组和C组躁动的发生率分别7.5%和25.0%,与C组比较,D组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地佐辛可降低七氟烷吸入麻醉清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张玲  任祖华 《浙江医学》1999,21(1):53-54
我院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9月在阑尾手术中将小剂量氟芬合剂注入硬膜外腔,以预防阑尾牵拉反应,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29例颅内动脉瘤麻醉方案,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及脑保护等措施,预防术中脑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比较诱导期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麻醉及降压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要达到平稳,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在脑动脉瘤手术麻醉中有较大优点.  相似文献   
9.
骨科下肢手术后的镇痛已经广泛应用,但临床上对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后的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探求一种较好的联合镇痛方法,本文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应用小剂量吗啡预先对骨科手术术后镇痛,并且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硫酸镁对关节镜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83例,随机分为:Ml组(n=28,关节腔注射硫酸镁400 mg)、M2组(n=28,关节腔注射硫酸镁800 mg)和C组(n=27,注射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使用喷他佐辛针肌肉注射追加止痛.观察三组术后喷他佐辛应用的量、不同时间患者静脉血浆Mg2'浓度、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及低血压、镇静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与M2组比较.C组和M1组术后使用喷他佐辛的量均多于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5.62、13.68.P均<0.05).与C组比较,M1组和M2组术后8h、24h的Mg2+浓度增高.尤其是术后8 h Mg2+的浓度增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78、2.96、3.24、2.72,P均<0.05).与M2组比较,C组和M1组血压发生率和镇静评分均低于M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7.89、5.24、7.62、8.06;t分别=2.13、3.05、2.89、3.18,P均<0.05);与C组比较,M1组和M2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7.32、8.28、9.27、10.02;t分别=3.82、4.76、4.88、5.25,P均<0.05).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400mg硫酸镁对膝关节镜术后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