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应用IRS-P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低频限制性位点聚合酶链反应(infrequent-restriction-site PCR,IRS-PCR)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本实验室IRS-PCR方法。同时用IRS-PCR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金葡菌进行基因分型。根据49株社区感染分离菌的分型结果计算辨别力指数(ID)值估计分辨力。对其中30株社区感染菌重复实验一次估计重复性。比较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分型率、分辨力、重复性、结果的一致率及操作特点。结果建立IRS-PCR对金葡菌基因分型的方法。70株金葡菌均可被2种方法分型,分型率100%。IRS-PCR分为38个型,21株院内感染菌分为6个型,49株社区感染菌分为32个型,计算ID值为0.981。PFGE分为40个型,21株院内感染菌分为6个型,49株社区感染菌分为34个型,计算ID值为0.983。两种分型方法的重复性均为100%。对院内感染菌,两种方法分型的一致率为100%;对社区感染菌,两种方法分型的一致率为92%(45/49)。与PFGE相比,IRS-PCR更简单、省时、易于操作、不需特殊昂贵仪器。结论IRS-PCR能对金葡菌简易快速可靠分型,适合检验科对临床标本的快速有效分型,是一种有价值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2.
<正> 毒鼠强又称“424”没鼠命。是一种毒性剧烈的神经毒性杀鼠剂。6~12mg即为人的致死量,其毒性为氟乙酸胺的3~20倍,为砒霜的100倍。因而,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对救治成功尤为重要。笔者于2001年3~5月共收治8例患儿,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例,女3例。1岁1例,3岁3例,4岁2例,8岁1例。1.2 中毒原因 误服毒鼠强药饵3例,玩耍盛药器皿5例。1.3 临床表现及合并症 8例患儿病初均出现呕吐,继而出  相似文献   
3.
细菌分型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控制感染至关重要.细菌分型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低频限制性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是近年新建立的一种科学有效的分型方法,本文就其分型原理、过程及在细菌分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哮喘儿童体外过敏原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体外过敏原检测法在各年龄组哮喘儿童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UniCAP100系统的荧光酶联免疫方法,对106例临床确诊的哮喘患儿及86例无特异性疾病的对照组患儿进行吸入性变应原筛查(Phadiatop)和食物性变应原筛查(fx5),比较2组筛查的结果。哮喘组Phadiatop阳性者,选测尘螨、霉菌、猫及狗毛皮屑,树木和草花粉血清特异性IgE(SIgE)。fx5阳性,选测鸡蛋和牛奶SIgE。结果:变应原过筛总阳性率为67.92%,其中Phadiatop阳性率高于fx5,Phadiatop和fx5 2种检测的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88.4%。Phadiatop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fx5则减少(P=0.001)。哮喘儿童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性别、有无家族及有无本人特应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儿童2/3变应原阳性,婴幼儿期以食物性过敏原为主,吸入性过敏原随年龄而增加。吸入性变应原是哮喘儿童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区域内危重新生儿转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区域内完善的新生儿转运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北京海淀区4所医院所有转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收集2所接诊医院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转诊疾病以早产儿、需外科急诊处理的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前3位疾病(33.1%、18.3%、14.8%)。主动转诊95例(66.9%),被动转诊47例(33.1%)。转诊时年龄<6 h者占 24.1%,6 h~者占9.3%,12 h~者占25.9%,>24 h者占40.8%。从医院乘救护车至接诊病房时间为28.0±11.1 min。转诊后死因以需外科急诊治疗的疾病占第1位,占死亡病例的53.8%。转诊时年龄<6 h组和≥6 h 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区域内4所医院以主动转运为主。需手术治疗的外科疾病患儿转诊后死亡率高,应重视新生儿外科疾病患儿的转运工作。  相似文献   
6.
儿科临床与带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科临床带教有别于成人科室。老师的一言一行及带教方法 ,直接关系到学生临床实习的效果 ,且可影响到学生以后行医的一生。因而 ,身为医生及带教老师 ,既要注重自己的医德修养 ,又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 ,为日后步入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了解学生、和谐师生关系1.1 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 当他们刚步入医院 ,要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非一日之功。且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 ,有着不同的知识层次 ,对专业知识掌握和接受能力亦不尽相同。因而 ,因人施教 ,老师的桥梁作用显得非常重要。1.…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海淀医院收治的22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北京市海淀区居民,且以在校学生为主。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97.7%、咳嗽81.0%、咳痰46.6%、咽痛47.5%,流涕24.4%。44.3%患者白细胞总数下降,28.5%患者C反应蛋白增高,10.0%患者肝功能异常,10.8%患者肌酸激酶和/或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13.8%的患者合并支气管肺炎。22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重症29例,危重症2例。53例患者口服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部分有合并症患者静点抗生素,治疗后均达到出院标准,平均住院4.8d。死亡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大部分症状轻微、病程较短、疗效好;主要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危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应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状况,了解流行株耐药状况。方法:用K-B纸片法检测21株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状况,建立本实验室低频限制性位点聚合酶链反应(IRS-PCR)分型方法。应用IRS-PCR对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1株菌经药敏实验分出6个耐药表型a~f,其中a型12株,均为多重耐药的MRSA。21株菌经IRS-PCR分为6个基因型A~F,其中A型12株来自烧伤病房,B、C、D、E、F型来源于重症监护室。结论:MRSA多为多重耐药,交叉感染是MRSA流行的主要原因。IRS-PCR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简易快速可靠分型。  相似文献   
9.
细菌分型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控制感染至关重要。细菌分型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低频限制性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是近年新建立的一种科学有效的分型方法,本文就其分型原理、过程及在细菌分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儿科医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常引起爆发性流行,故进行MRSA分型监测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PFGE)对儿童医院烧伤病房2003年10-11月小规模流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进行基因分型及联合耐药表型分型分析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