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几种常用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报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本研究考察了几种常用自阵主观幸福感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情况。表明,除情感平衡量表外,中国人幸福感量表,总体生活满意感量表和删改后夏普量表,对测量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都有一定的实用或参考价值,但从根本上讲编订一套适用于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量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公众接触理化不良因素的机会也在增加,随之产生的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提高。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大肠癌,其中低位直肠癌发病率在50%以上。低位直肠癌的判断依据是与肛缘有8 cm的距离;与肛缘相距5 cm的为超低位直肠癌。直肠癌研究与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部分控制恶性肿瘤。在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直肠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主要包括生理和解剖方面以及病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由此,更加科学的治疗方式也随之产生。新兴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腹腔镜与保肛手术治疗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炎性细胞因子作为预测和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意义和可行性.方法 2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肠梗阻组)和10例腹部手术后正常恢复患者(对照组),于术后1、5d检测腹腔引流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肠梗阻组术后1、5d腹腔引流液中IL-6、IL-8、IL-10、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并随治疗呈持续性下降态势(P< 0.05);肠梗阻组术后1、5d腹腔引流液中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较血清中变化敏感,出现较早且幅度较大(P<0.05).结论 腹腔引流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是反映腹腔内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有助于发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是外科手术,尤其是腹部外科术后诸多恢复环节中的关键点和难点,中医药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从中医药内治和外治两大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能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使得中医中药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实施单孔钻孔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处理,可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硬脑膜下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单孔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而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 <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术后引流量有明显的变化,且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且残留积液量也低于对照组(P <0.05),而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的概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两组神经缺损程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实施单孔钻孔引流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肝胆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分泌性中耳炎肝胆湿热型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耳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治疗,每周1次,辅以口服激素及抗生素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治疗,日1剂,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用麻黄素滴鼻液滴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肝胆湿热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20—2021年天津市16家医学中心胃癌发病及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16家医学中心2020—2021年收治的3 122例行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 112例, 女1 010例;年龄为(64±11)岁。观察指标:(1)患者基本情况。(2)治疗情况。(3)术后并发症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患者基本情况。2020—2021年天津市16家医学中心行手术治疗胃癌患者3 122例, 男2 112例, 女1 010例;其中2020年1 443例, 男976例, 女467例, 年龄为(63±11)岁;2021年1 679例, 男1 136例, 女543例, 年龄为(65±11)岁。3 122例患者中, 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696、667、1 466、293例, 占比分别为22.293%(696/3 122)、21.365%(667/3 122)、46.957%(1 466/3 122)、9.385%(293/...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耳呜患者的患病原因并探讨耳鸣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收治的72例耳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穴位注射川穹嗪治疗(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导致耳呜的主要原因有情绪因素、噪声、病例因素、药物中毒及突发性耳聋等,穴位注射川穹嗪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7%(33/36)显著高于对照组75.0%(27/36)。结论川穹嗪穴位注射治疗耳呜的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对肠梗阻解除后大鼠肠机械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无损伤肠管阻断夹以外压式方法制备可复性肠梗阻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6只,模型组和中药组各12只。中药组于梗阻解除后给予大承气汤灌胃干预(1 mL/100 g),每日2次灌胃,连续96 h。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 mL/100 g),每日2次灌胃。梗阻解除后48 h、96 h取血测定血清D-乳酸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验各组大鼠小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mRNA表达情况。结果:肠梗阻解除后,模型组在48 h、96 h的血清D-乳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大鼠在48 h、96 h的血清D-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1),大承气汤灌胃后血清D-乳酸水平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肠梗阻解除后对照组大鼠肠黏膜Claudin-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大承气汤组灌胃后大鼠肠黏膜Claudin-1mRNA水平于48 h、96 h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承气汤可改善肠梗阻解除后大鼠肠机械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到:利用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四君子汤对机械性肠梗阻(MIO)手术后的某些代谢组学的变化规律。方法:制作大鼠可复性肠梗阻模型,通过是否给予四君子汤干预进行分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血浆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对比分析不同分组大鼠血浆样本中代谢物水平,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找到相关代谢通路。结果:四君子汤干预组大鼠体内代谢发生显著改变,随着时间延长,较对照组更快趋于正常,并且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整合化分析以及相对含量变化分析筛选出17 个与肠梗阻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m/z 值。并最终得出四君子汤干预大鼠可复性肠梗阻模型主要与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及鞘脂代谢等有关。结论:四君子汤对肠梗阻解除后肠功能障碍、全身免疫失衡和营养障碍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精氨酸代谢通路和磷脂代谢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