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于缺血或出血引起的急性局部、短暂或持久性的脑损害。脑卒中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如何及早预防以避免或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是目前预防脑卒中的首要课题。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度升高、糖尿病、心脏病以及烟酒嗜好等,其中与高血压有关者约占半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班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18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除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大四毕业生均高于大一新生;男生的强迫症状和敌对因子分均高于女生,而女生抑郁、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相似文献   
4.
CXCL16基因A181V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西安汉族人群中CXC趋化因子亚族第16号配基(CXCL16)基因A181V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2008年4月至2008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83例,非冠心痛患者88例,收集基本临床资料并对各组A181V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通过冠状动脉Gemini积分系统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 从型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是VV型的4.053倍,等位基因A携带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是等位基因V的1.811倍(P=0.002),在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危险因素后,A181V多态性仍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3种基因型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显著差异(P=0.002),AA型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VV型(P=0.005).结论 CXCL16基因A181V多态性中A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西安汉族人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挽救濒死的心肌,保持乃至提高心功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即使成功施行了PCI治疗并及时开通IRA,仍有部分患者有再发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性,本文旨研究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晚期再灌注吸烟与非吸烟患者的出院12个月随访,探讨吸烟对ASTEMI的终点事件、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ASTEMI住院患者149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两组:吸烟组86例;非吸烟组63例。分别记录两组的临床资料,出院后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预约心动超声检查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1吸烟组较非吸烟组主要终点事件心源性病死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吸烟组较非吸烟组次要终点事件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再入院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2非吸烟组较吸烟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明显缩小(P<0.01),6min步行试验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1吸烟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和再入院率;2吸烟使心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严文英  王燕妮 《心脏杂志》2010,22(3):382-385
目的:通过不同时段再灌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出院12个月随访,探讨不同时段再灌注方法对ASTEMI的终点事件、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科住院ASTEMI患者238例。根据是否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心肌再灌注时间分为3组:急诊PCI组(胸痛12 h)89例;晚期PCI组(胸痛24 h)86例;保守组(胸痛24 h)63例。分别记录3组的临床资料,出院后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预约心动超声检查。结果:①3组出院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次要终点事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出院12个月急诊PCI组较晚期PCI组心功能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缩小,急诊PCI组vs.保守治疗组LVEF、LVED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降低终点事件,提高心功能方面,急诊PCI预后优于晚期PCI,晚期PCI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8.
严文英  王燕妮 《医学争鸣》2009,30(2):159-16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量表对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患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复诊频度、健康信念及家庭环境与服药依从性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患者不重视疾病、不了解病情、偶尔复诊、不知不依从危害性、没有受过冠心病健康教育、无家庭关爱、收入〈300元/月者依从性差,依从率分别为15.5%,15.6%,13%,15.5%,17%,19.5%,29%(P〈0.01).②不依从危害性了解越多(OR1.439,95%CI1.106~1.872),越重视病情(OR1.73095%CI1.498~2.205)者,服药依从性越好(P〈0.01).结论:医务人员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患者加强冠心病的知识教育,提高疾病认知、服药重要性的理解,并结合患者的经济状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严文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282-3283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明显获益〔1〕,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高龄患者危险因素及并发症较多,冠脉病变严重而复杂者居多,死亡率也随年龄增长增高趋势。本文旨在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对接受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2年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严文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364-236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文献报道,这种受益在男女之间并不均衡,女性接受PCI治疗后其预后较男性差〔1〕。迄今对女性PCI术后的远期随访研究较少。Thompson等〔2〕的研究显示,女性PCI术后1年的病死率高于男性。然而又有研究发现,女性患者P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