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一步优化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综合营养支持治疗措施。方法:5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治疗措施分为常规组(n=24)和改进组(n=28)。改进组在传统营养支持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再给予早期肠道喂养(EEF)、谷氨酰胺(Gln)和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等综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感染的发生率、第30天病死率和转出ICU时间。并于入院即刻、入院后第1、7、14和21天定时检测病人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水平。在入院72 h后应用rhGH,测量两组病人入院第3、7、14和21天的空腹血糖。结果:①改进组病人转出ICU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②改进组病人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③两组病人ALB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EEF联合Gln和rhGH治疗有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ICU的入住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Ⅵ区淋巴结清除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9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根治性原发灶切除同期清扫患侧Ⅵ区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结果Ⅵ区淋巴结转移率46.9%(45/96)。尤其是原发灶侵犯甲状腺包膜、癌灶直径1cm,患者年龄45岁者转移率更高,分别61.8%(42/68),64.8%(35/54),71.4%(25/35)。全部患者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结论:预防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是必要且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同步调强放疗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和毒性不良反应。方法对84例病理学证实的局部进展期胃癌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同步调强放疗方案进行治疗,放化疗结束后3周进行手术前影像学评估,符合条件的病例并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放化疗有效率为65.5%,R0切除率为87.0%(67/77),病理反应率为81.8%(63/77),p CR率为11.7%(9/77)。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11/77)。随访率为100%,手术后患者的1、2、3年的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以及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1.8%(63/77)、62.3%(48/77)和45.5%(48/77),81.8%(63/77)、64.9%(50/77)和53.2%(41/77),85.4%(65/77)、74.0%(57/77)和57.9%(46/77)。新辅助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多为1~2度反应,其中3~4度血液学毒性累计:白细胞减少14.3%,血红蛋白减少4.8%,血小板减少4.8%,恶心、呕吐为9.5%,腹泻为6.0%,食欲下降为7.1%,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同步调强放疗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高,R0切除率高,3年生存率较理想,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20例SDAVF患者,回顾性总结分析SDAVF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20例SDAVF患者中,男性17例(85.0%),女性3例(15.0%),年龄8~36岁,平均(61.3±5.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和二便功能障碍;从发病至确诊时间为3个月至4年,平均(16.6±4.2)个月。MRI表现为髓内异常信号,脊髓增粗并呈条形或斑片状增强,同时可见脊髓表面增多的迂曲血管影。20例患者DSA发现脊髓引流静脉迂曲扩张,并与异常供血动脉形成瘘口,确诊为SDAVF,及时行血管栓塞术或手术夹闭瘘口后患者均好转。结论 SDAVF以中老年男性最为常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脊髓MRI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DSA检查是早期确诊的金标准,经血管栓塞或手术夹闭瘘口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一种广泛应用于中药和食品原料的海洋绿藻来源的硫酸鼠李多糖Ls2-2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和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评价其体内外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Ls2-2能有效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活性,增加其一氧化氮的分泌。同时能增加脾脏白细胞数量,促进脾脏T细胞和B细胞增殖。脾淋巴细胞和小鼠血清中TNF-α和INF-γ的分泌均显著增加。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Ls2-2可有效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有潜力开发为治疗免疫抑制相关疾病的免疫制剂或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6.
营养支持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方法。 方法 :对 2 8例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早期 (发病后 4 8~ 72h)即开始实施肠内营养 ,并逐渐加量 ,不足部分以肠外营养补充 ;应激期 (发病后 7天内 )注意适当减少葡萄糖的供给。 结果 :本组治愈 2 3例 ,死亡 5例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糖、脂代谢异常和肝酶谱变化的代谢性并发症。肠内营养期间无严重腹泻、腹胀等并发症。使用呼吸机支持者均一次脱机成功 , 结论 :早期即行肠内营养 ,逐渐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 ;应激期适当减少葡萄糖的供给 ,可提高脑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8.
放射治疗是胸部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杀灭肿瘤的同时,放疗也可以造成放射性心脏病(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严重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延长,RIHD的临床研究报告日益增多,RIHD成为胸部肿瘤治疗的重要并发症。虽然现代放疗技术以及新的治疗原则的应用可降低RIHD的发生,其危害仍不容忽视。本文就RIH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康复早期精神障碍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目的分析急性闭合性颅脑康复早期的精神障碍。方法对1996年到1998年住院的43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早期的精神障碍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康复早期的精神障碍多继发于颞叶损伤,其次为额叶损伤。其临床分型可分为4型①躁狂型;②抑郁型;③痴呆型;④精神分裂型。其中以躁狂型。结论硬膜外血肿引起的精神障碍多为躁狂型,而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包括脑内血肿)则以抑郁型及痴呆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