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明锋  丁保民 《临床荟萃》1998,13(13):618-619
我院1993年1月~1996年12月门诊收住入院患者中,有10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被误诊为其它疾病,65例其它疾病被误诊为HFRS.为总结经验教训,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正> 我们对1990年11月至1991年1月收治的20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程中的舌象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将其中120例少尿期病人的舌象变化及其与临床关系作一比较,分析讨论于下: 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组男92例、女28例,最小14岁,最大73岁,平均39.4岁。均符合1985年全国出血热专题会议新订的诊断标准。且经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证实。其中轻型38例,中型42例,重型29例,危重型11例。二、方法:在自然光线下,饭后0.5~2小时,采用肉眼、放大镜、摄影仪和舌比色板(河北省肿瘤研究所生产)、及触感结合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重型及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重型及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51例(重型34例,危重型17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果:5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透析次数共123例次,治愈23例(45.01%),好转15例(29.41%),总有效率74.51%,自动出院9例(17.65%),死亡4例(7.84%)。其中34例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治愈18例(52.94%),好转15例(44.12%),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97.06%,自动出院1例(2.94%)。17例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5例(29.41%),自动出院8例(47.06%),死亡4例(23.53%),其中3例死于脑水肿呼吸衰竭,1例死于鼻咽部大出血呼吸道窒息。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出血热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早期应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对重型疗效优于危重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院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继发感染的因素,探索更好的防治措施,我们对1999年1~10月份收集本院HFRS 147例进行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破伤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破伤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破伤风发病率最高的职业是农民(占72.2%);发病原因以外伤和感染占首位,绝大多数破伤风病人受伤后未及时做正确处理。在治疗上应采取注射TAT和积极防治并发症为主的综合措施。结论 在广大家村加强破伤风防治力度和切断其传播途径是降低破伤风发病的关键,一些新的传播途径如医源性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面广、发病多、治疗极为棘手、死亡率高。我们对51例重型及危重型出血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1例(重型34例,危重型17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症状典型,体征明显,并经血清学证实符合《全国流行性  相似文献   
8.
心肌囊虫病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5岁,农民。心悸、胸闷10余d就诊。10d前患者感心前区隐痛不适、心悸,并渐出现胸闷、头晕、恶心,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但不具备夜间阵发性的特点。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吞咽困难,心前区隐痛于咳嗽或深吸气时不加重。起病后曾于当地诊所按“心动过速”予心得安口服治疗,疗效不显著而来我院。体检:体温37.1°C,呼吸24次/min,脉搏102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神清,气稍促,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部粘膜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无龋齿。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双肺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院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继发感染的因素,探索更好的防治措施,我们对1999年1~10月确诊为HFRS的147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情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47例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诊疗措施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保民  刘军  李成福 《安徽医药》2005,9(12):924-925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发热和腮腺区肿胀疼痛为临床特征.该病除侵犯腮腺外,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颌下腺炎、舌下腺炎和甲状腺炎等,它们可以与腮腺炎伴随发生,也可单独出现.该病在临床上属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为探索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我院自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47例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