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目的评价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对判定麻疹病例的价值。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3-2015年天津市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和麻疹排除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追溯保存的病例血清,开展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重新对麻疹排除病例进行归类。结果共收集到326例麻疹病例血标本,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67例,排除病例59例,≥20岁病例占92.33%(301/326)。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显示,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中麻疹IgG高亲和力抗体的比例分别为66.95%(158/236)和91.23%(5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P<0.001)。根据判定标准,15.25%(9/59)排除病例被重新判定为麻疹病例,其中8例是高亲和力抗体,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判定为继发性免疫失败病例;1例为低亲和力抗体,有典型的麻疹临床症状,无MCV免疫史。结论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能够提供有参考意义的血清学证据,可以减少麻疹急性期血清学诊断中由于IgM抗体假阴性而造成的错误排除。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从2009年开始建立百日咳监测体系,10年来不断完善。该监测体系明确了百日咳监测病例的定义及病例分类,建立了统一的、临床上简单可行的采样方法和实验室检测手段,规范了百日咳病例的报告管理及疫情处置措施。该监测体系实施以后,百日咳报告病例数显著上升,由2009年的26例增加到2017年的802例;诊断病例数由2009年的19例增加到2017年的662例;报告百日咳发病率由2009年的0.16/10万增加到2017年的4.28/10万;报告百日咳病例的医疗机构数由2009年的2家增加到2017年的53家;所报告病例的标本采集率达到93.66%。上述监测结果证明该监测体系明显提高了天津市百日咳监测的灵敏度,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天津市百日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免疫策略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免疫覆盖率一直停滞不前,难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大流行后虽然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使同为呼吸道传播的麻疹病例大幅下降,但也导致2020-2021年全球免疫覆盖率进一步下降、疫苗犹豫加剧、监测情况恶化等问题。本文总结各地消除麻疹的最新进展,以及目前需要克服的困难,重点分析了新冠病毒流行对消除麻疹工作的影响,为科学研判麻疹疫情形势和加强新冠病毒流行背景下麻疹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天津市甲型肝炎(甲肝)的流行特征和人群抗体水平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990-2005年甲肝疫情资料来源于天津历年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甲肝抗体检测对象为天津市18个区县的随机抽样人群。每名检测对象采集血清0.5 ml,送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采用ELISA竞争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运行现状.方法 按照“标准组群抽样方法”抽样,利用统一调查表对178个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全市预防接种门诊整体运行情况良好,规范化程度较高,同时也存在城区优于郊区、郊县的地域差异现象.部分门诊在房屋面积、冷链设备、人力资源、接种后留观等方面仍待改进.结论 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日臻完善,取得很大成绩,但为了适应新时期免疫规划工作的要求,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津市2004-2008年麻疹发病升高的原因,为防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麻诊监测及调查资料对天津市近年麻疹流行特征、人群抗体、院内感染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来,天津市麻疹发病率从2004年的0.67/10万增至2008的年21.97/10万,发病年龄构成以婴儿和成人为主,占60%~,其中1岁组麻疹发病率最高;1~6岁麻疹患者流动人口约占50%;2005-2008年,28起麻疹暴发疫情中,13起发生在企业。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医院内感染的OR=41.0(95%CI=17.2~97.8),2007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78%,保护率为75%。结论天津市近年来麻疹增高原因主要与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继发性免疫失败、医院内感染、流动人口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向有序分类数据相关的趋势检验方法.方法:根据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其计算公式,结合实例应用SAS统计软件编程对双向有序分类数据进行趋势检验.结果:给出了双向有序分类数据不同趋势检验方法的SAS程序,并对如何解释输出结果进行了说明.结论: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应推荐使用趋势检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6年天津市津南区某中学免疫学生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生原因。方法通过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相关资料,查阅接种底册,采集病例血样及咽拭子标本并采集另一无病例学校166名健康学生血样,对病例双份血清及健康学生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并对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结合免疫史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情涉及31例病例,罹患率2.06%,有共同封闭军训史,发病呈时间及区域聚集,大部分呈轻症不典型,感染毒株为H1型,患者多具有≥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 MCV)免疫史,男生发病高于女生(χ2=4.397,P=0.036),未发现不同年龄段及走读与否存在发病差异(P>0.05)。麻疹病例核酸阳性率为84.62%(22/26),急性期血清麻疹IgM、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77%(8/26)和100.00%(26/26),病例恢复期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100.00%(31/31),健康学生血清麻疹IgG抗体总体阳性率为91.57%(152/166),病例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健康学生血清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807.63 mIU/mL、3503.64 mIU/mL和488.03 mIU/m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73.15,P<0.001)。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由H1基因型麻疹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封闭式军训引起体能消耗和密切接触,加之症状不典型为其暴发主因,免疫失败(vaccination failure, VF)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天津市2022年1例报告疑似白喉病例进行鉴定。方法 采集该病例咽拭子、全血和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Cd)核酸检测、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该病例为女性,29岁,无国外旅居史;2022年7月25日出现咳嗽等症状并住院治疗,无白喉样症状,咽拭子和肺泡灌洗液标本Cd核酸均阳性,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检出Cd,Cd毒力基因检测阴性,2022年8月8日治愈出院。结论 该病例为非产毒Cd携带者,排除白喉诊断;需加强疑似白喉的及时发现、报告和规范处置。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自开展麻疹疫苗免疫以来,麻疹报告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为此对天津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其流行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