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遗传因素在肝癌病因中的作用和地位,从1983年始以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模式对肝癌高发区进行了多次家系调查,用多种方法从群体水平作了肝癌遗传病因的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一) 论证和揭示了肝癌的家族聚集性及分布规律 1.对1065例肝癌先证者的家系调查,结果在二系三代中有41.59%的家族中发  相似文献   
2.
1972~1990年,启东肝癌研究所与上海医科大学等单位协作,在启东肝癌高发现场,进行了原发性肝癌(PHC)遗传病因研究,基本上肯定了遗传因素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和地位。现将有关研究工作概述如下。(一)确证了PHC家族聚集性1972~1989年,先后进行了10次肝癌家族史调查。1972年,回顾性调查肝癌、其它肿瘤和正常人各100例的一级亲属(指双亲、同胞和/或子女,下称亲族)中发生的肝癌分别为12.6%、4.8‰和5.5‰。1974年11月~1976年5月,四次肝癌家族史调查都表明,肝癌发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并发现两个家族先后患肝癌各有9例之多。1977年6月,以1020例肝癌作为指标病例,调查其二系、二代、三堂、三表共43810人,结果发现,一个家族中2例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乙肝解毒丸抗DHBV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雏鸭为实验模型,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 DHBV DNA 为实验指标,用乙肝解毒丸1号(由大黄、虎杖、羊蹄根、山豆根等组成)、Ⅱ号(由土茯苓、红藤、苦参、猪苓等组成)连续给药二个月进行抗 DHBV 实验治疗。结果:Ⅰ号方治疗组转阴率为29.54%(13/44);Ⅱ号方治疗组转阴率为34.04%(16/47);对照组转阴率为7.89%(3/38),P 分别<0.05和 P<0.01.提示两中药复方均具有抗 DHBV 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清热解毒类中药为主组成中药复方Ⅰ号、Ⅱ号,对麻鸭乙肝病毒感染模型进行了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实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连续给Ⅰ号方和Ⅱ号方两个月后,给药Ⅰ组 DHBV 转阴率为29.54%,给药Ⅱ组 DHBV 转阴率为34.04%,与不给中药的对照组的转阴率7.89%相比较,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和 P<0.01)。表明清热解毒类中药复方具有抗 DHBV 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由于病程进展快,治疗难度大,预后差,死亡率高,迄今都主张采用“早期、积极、综合”的治疗手段,以冀获得根治,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笔者就1988年以来使用我所研制的中药复方健肝软坚胶囊治疗341例肝癌中存活1年以上(包括1年)的141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肝癌进行了分离比与遗传度的估算,以探讨遗传因素在肝癌病因学上的影响程度。对703个肝癌家系的调查表明,其一、二级亲属的肝癌曾患率分别为5.45%与2.16%,587个对照家系的一级亲属肝癌曾患率为1.03%,即患病率一级亲属>二级亲属>群体,符合多因子遗传病的特点。用Li-Mantel-Gart法计算的分离比为0.13—0.16,初步否认肝癌的单基因遗传方式。用Falconer法进行遗传度  相似文献   
7.
健肝软坚丸治疗原发性肝癌74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采用“扶正抗癌”基本治则,选用人参、三七、蜈蚣、蟾蜍等十余味中药,组成复方“健肝软坚丸”,从1988年6月~1993年5月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74例,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协作组第二次会议制订的原发性肝癌诊断,分型、分期标准,其中单纯型10例,硬化型64例。Ⅰ期1例,Ⅱ期63例,Ⅲ期10例,男性6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1.8岁,(21~71岁),均为门诊随访病例。 二、用药方法 本药制剂:分别经水煎、浓缩、烘干、粉碎后制成胶囊。服法为每次6~8丸,1日3次,饭后服,连服1个月为1疗程。 其中服用1个疗程24例;2个疗程28例;3个疗程15例;4个疗程3例;5个疗程2例;6个疗程1例;连服12月的1例。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肝癌患者一级亲族和对照一级亲族各412人血清HBsAg。结果显示,肝癌患者一级亲族HBsAg标化阳性率为35.64%显著高于对照的12.12%,P<0.001。尤其患者同胞HBsAg标化阳性率高达52.84%,不仅高于对照,也显著高于患者的双亲和子女,P<0.001或0.01。提示肝癌患者一级亲族(尤其同胞)为HBV易感人群,应作为重点防治对象,既有助于控制HBV的传播和乙型肝炎流行,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一级预防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液闪法,测定了 HBV 感染者或非 HBV 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 非程序合成(UDS)水平,估价了不同受检对象在盐酸氮芥作用下体细胞 DNA 损伤和修复能力。结果表明:HBsAg 阳性的肝癌家族组和非癌家族组 UDS 值均显著高于甲型肝炎组和对照组(P<0.01或0.05),但前二者或后二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 HBV 感染后,体细胞 DNA更易受致癌物损伤,修复机能显著减退,并在以后的肝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结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肝癌家庭的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感染标记(HBVM)。肝癌的HBV感染率为88.89%,对照为55.56%,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中贡献最大的为指示者的HBsAg与抗-HBc的交互影响项以及指示者同胞的HBVM。两组配偶之间的HBVM及单项标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表明肝癌家族内有HBV感染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