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肺导纳图对肺气肿和肺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导纳图是近年出现的新技术。本文报道肺导纳图与肺阻抗图对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表明:肺导纳图法能同肺阻抗图法一样,对慢性肺心病和肺气肿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并较肺阻抗图法有着明显的优点;对于胸部基础阻抗 z_0异常的病人,用肺导纳图法测量肺血流比用肺阻抗图法测量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3.
<正> 为治疗II型呼吸衰竭,探索不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简便有效的通气方式,本组设计了内外结合的高频喷射通气(HFJV)方式,动物实验结果令人鼓舞,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健康杂种犬4条,11~14Kg,麻醉后放置口咽通气道(F40),前端距声门2cm,后端与喷射针头连接。使用南飞生产的  相似文献   
4.
加强呼气涡流改善高频喷射通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高频喷射通气排除CO2的能力,以提高抢救呼吸衰竭的成功率。方法用健康犬制成蒸气吸入Ⅱ型呼吸衰竭模型,然后行高频喷射通气(HFJV),并以此为基础随机进行高频双向喷射通气(HFTJV)、HFJV结合气囊式高频胸腹加压(HFJV+TAC)和HFJV结合吸盘式高频胸腹加压与减压(HFJV+TACD)三种不同通气模式各30分钟。测定各参数并计算出雷诺数(NR)。结果各通气模式呼吸NR均大于3000,提示气流性质为涡流,呼气高于吸气,且后3种模式与HFJV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后3种通气模式CO2排出量分别为126、111、137ml/min,均高于HFJV时的98ml/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非常显著意义(P<0.01)。动脉血CO2分压出现相应变化。循环动力学参数各模式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蒸气致伤Ⅱ型呼吸衰竭的犬,通过增添呼气期反向喷射气流或胸腹壁加压或减压等途径,达到了增强HFJV呼气涡流、促进CO2排出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高喷射通气抢救肺性脑病16例,其通气频率在80-100次/min,驱动压19.6-58.83kpa(0.2-0.6kg/cm^2)。血气分析发现,治疗后PaO2明显升高(P<0.01);且PaCO3也有程度不等下降,但无显著意义(P>0.05)。并就高频喷射通气应用方法和注意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测定46例男性与40例女性矽肺患者的肺功能,发现:急进型矽肺患者肺功能改变出现早,有明显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障碍,病程进展缓慢的矽肺患者表现以阻塞性为主的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在接触矽尘的工人中作 VC、MVV、FEV1及 FEF25~75%等较为敏感的肺功能指标测定,可早期瞭  相似文献   
7.
比较HFTJV和HFJV对组胺所致狗肺损伤模型动脉血气的影响。取健康犬6条,以戊巴比妥钠行腹腔麻醉。组胺输注致肺损伤,测定损伤前和损伤后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输注组胺使PaO_2显著降低而PaCO_2明显增高;两种喷射通气在致伤前后吸气末压无显著差异(P>0.05),HFTJV时的呼气末压显著低于致伤后HFJV时(P<0.01);HFTJV时使致伤后PaO_2显著高于HFJV(P<0.05);两种通气均使致伤前后PaCO_2显著降低,但HFTJV使PaCO_2降低较HFJV显著(P<0.05)。表明:HFTJV与HFJV相比,在气道压力进一步降低的条件下,能增强氧合及CO_2的排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测定呼吸阻抗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价值.方法 对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和7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IOS及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阻抗指标,并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组IOS指标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抗阻(Zrs)、5Hz黏性阻力(R5)、20Hz黏性阻力(R20)、5Hz和20Hz黏性阻力差(R5-R20)、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5明显低于对照组.哮喘组Fres、Zrs、R5、R5-R20、Rp与常规肺通气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1秒用力呼气量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用力呼气50%肺活量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瞬间流量(FEF75%)呈显著负相关,其中Fres与FEV1%和FEV1/FVC相关性最密切(r=-0.642、-0.590,P<0.01);X5与FEV1%、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 R20、Rc 与常规肺功能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IOS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的病情判断,是一种无创、简便、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Fres是IOS参数中诊断哮喘气流阻塞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肺心病的死亡率达13.3—44.1%,平均为28.3%。为了探索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措施,我院根据华东地区肺心病协作组所拟定的通里攻下、活血化淤法则治疗肺心病方案,近三年来治疗40余例,其中资料较完整的有32例,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脉冲振荡法( IOS)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功能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对106例不同程度COPD缓解期患者(COPD 0级20例,Ⅰ级15例,Ⅱ级48例,Ⅲ级23例)和36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包括IOS及常规肺通气在内的肺功能测定,比较两组IOS 测试结果,评价IOS 与常规肺通气检测的一致性.结果 COPD 0级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FEV1/FVC和FEV1无明显差异(P>0.05),但前者的Vmax50 和Vmax25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Fres、R5 、R5-R20、X5和 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COPD 0级到COPDⅢ级, 随FEV1/ FVC 和FEV1 下降, Fres、R5、X5、 R5-R20和Rp 逐渐升高.但相邻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的仅有X5.而Fres、R5、R5-R20在Ⅱ级与Ⅲ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p在COPD 0级与Ⅰ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级COPD 组Vmax50、Vmax25、Fres、R5、 R5-R20 和Rp 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以Fres最为敏感.结论 脉冲振荡法与常规通气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较常规肺功能更为敏感,可以反映早期气道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