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赖轶飞  高立  黎绮玲  王琳  杨立文 《海南医学》2011,22(17):104-105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边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19例为Ⅰ级。8例为Ⅱ级,16例为Ⅲ级,2例为Ⅳ级。并发气胸3例,合并锁骨骨折1例,治愈或好转40例,恶化放弃2例,转慢性肺病2例,死亡I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有典型的X线表现,X线检查对了解病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赖轶飞  王琳  杨立文  黎绮玲  曹晓炎 《海南医学》2013,24(23):3549-3550
目的了解福田区妇女不孕状况,探讨输卵管性不孕与人工流产术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2013期间深圳福田区307例不孕症患者的子宫输卵管造影影像资料及人工流产史,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有人工流产史和无流产史患者输卵管病变情况。结果 77例原发不孕中输卵管有病变共23例,占29.9%。继发不孕230例中输卵管病变有184例,占80.0%。人工流产224例,输卵管病变179例,占79.9%。无人工流产史83例,输卵管病变27例,占32.5%。同时比较人工流产次数与输卵管病变关系,1次人工流产史83例,输卵管病变50例,病变率为60.2%,2次及2次人工流产以上141例,输卵管病变129例,病变率为9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增加输卵管病变的风险,造成输卵管性不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时逆流的X线征象、临床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而避免或减少逆流的发生.方法 从2006-08-2011-08 578例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发现各种类型逆流40例,接传统分类法将逆流分为间质淋巴逆流,静脉逆流和混合逆流.结果 其中间质淋巴逆流12例,静脉逆流16例,混合逆流12例.其中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29例,子宫畸形3例,其中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及双子宫双阴道各1例.子宫及输卵管未见异常者8例.结论 逆流有典型X线征象,子宫、输卵管病变是逆流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联合二维图像(SM)对超声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3、4类女性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10月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为BI-RADS3、4类的100例女性患者,全部均进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和DBT,并合成SM,对FFDM、DBT+SM两种图像进行分析,由2位医师分别记录不同类型乳腺病变的检出情况,病变的影像学征象及BI-RADS分类结果。结果:FFDM与DBT+SM两种图像的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DM与DBT+SM两种图像对肿块型病灶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BT+SM检查诊断BI-RADS 3、4类乳腺病变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FFDM检查。DBT+SM对结构扭曲病灶检出的数量多。对于钙化型病灶、非对称致密病灶、相关征象检出率及对肿块边缘、钙化形态的显示,两种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BT+SM较FFDM在超声诊断为BI-RADS3、4类女性乳腺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在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诊断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76%泛影葡胺作为造影剂,对198例临床诊断为不孕症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其中原发不孕52例,继发不孕146例。结果原发不孕52例中阳性例数10例,占19.2%。其中子宫形态异常者4例,单角子宫及双角子宫各两例,左侧输卵管不通4条,右侧不通2条,积液2条。继发不孕146例,阳性例数98例,占67.1%。左侧输卵管不通54条,右侧输卵管不通64条,输卵管积水36条。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子宫及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