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MANAN枪B超引导自动活检(BUSGA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需要病理活检的患者进行BUSGAB。结果:取材成功率100%,组织标本满意度佳者达96.2%,BUSGAB前临床诊断符合率仅59.6%。该法并发症发生率为1.92%。结论:使用NANAN活检枪进行BUSGAB,取材准确、快速,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认为B超医师作为术者亲自操作MANAN枪能提高取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黎琦 《应用预防医学》1999,5(3):187-187
为探讨医院尿路感染发生的规律,笔者对105例医院尿路感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材料与方法105例病人为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在出院人数中按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程进行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尿路感染患者逐项调查,确认为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干预前、干预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 QOL-100)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检测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两组QOL-100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精神支柱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十一酸睾酮(TU)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男性患者性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70例血清睾酮低于260ng/dl的维持性血透男性患者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了常规血透外加用口服TU(安特尔)80mg/早、40mg/晚,2周后改为40mg早晚两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仅常规血透,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FSH、LH、E2、PRL、P、T)变化及IIEF-5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经TU治疗后T(273.72±86.52)ng/dl高于对照组(212.36±69.10)ng/dl(P〈0.05),IIEF评分优于对照组,雌性激素水平、排尿困难、下肢水肿、血PSA两组均无差异(P〉0.05)。结论TU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男性患者性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黎琦  石宏斌  张劲  廖兵 《微创医学》2012,7(5):512-514
目的对比长期中心静脉导管(CVC)与动静脉内瘘(AVF)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带涤纶套双腔中心静脉导管(Bard)(CVC组)与动静脉内瘘透析(AVF组)病人,各40例,观察两组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及并发症,比较透析前后肾功能,计算Kt/V和尿素下降率来评价透析充分性,观察两组病人的血管栓塞和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CVC组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见,AVF组以慢性肾炎多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VF的使用寿命较CVC长(P<0.01),障碍率AVF组较CVC组明显减少(P<0.05)。血管通路并发症:AVF组8例,其中3例AVF血栓形成,1例AVF感染,4例AVF瘢痕硬结;CVC组15例,其中11例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糖尿病肾病7例,非糖尿病肾病4例),2例导管内血栓形成,1例导管外纤维蛋白鞘形成,1例导管壁出现裂缝,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在导管留置2年以上9例,2年以下2例。两组病人Kt/V均>1.2,尿素下降率>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F使用寿命长,感染机会少,为透析血管通路的首选。对于自身血管条件不好不能行AVF的患者,CVC是较好的选择,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导管功能维护的重要条件,CVC组与AVF组比较可达到充分透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促进肢体动静脉内瘘(AVF)术后成熟的疗效及治疗AVF血栓性阻塞的效果。方法:用疏血通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于AVF手术后预防性治疗各50例,用疏血通注射液和尿激酶治疗AVF阻塞各20例,每日1次,7d为1疗程;对比AVF成熟情况、复通效果、透析时能达到的最大血流量及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疏血通促进AVF成熟良好率显著高于香丹(χ^2=4.336,P〈0.05)。疏血通与尿激酶对内瘘部分阻塞的复通效果相当,但对完全阻塞无效。疏血通和尿激酶治疗后血浆黏度值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P〈0.01);而香丹注射液虽能改善血浆黏度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但对纤维蛋白原无影响(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更好地促进肢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通路成熟,并能替代出血风险较大的尿激酶治疗AVF血栓形成致血管部分阻塞,可作为维护HD血管通路的常规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疏血通和尿激酶治疗前臂动静脉内瘘(AVF)血栓性阻塞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用疏血通注射液和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AVF血栓性阻塞各20例,均7 d为1个疗程.对比AVF复通效果及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疏血通与尿激酶对AVF部分阻塞的治疗均完全成功,但对完全阻塞疗效不佳.治疗后,疏血通与尿激酶组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3.46±1.32)g/L vs(4.56±1.05)g/L,P<0.01;(3.35±1.18)g/L vs(4.68±1.49)g/L,P<0.01];血浆黏度值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改善(P<0.05).疏血通组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尿激酶组8例动脉穿刺点出血、瘀血.结论 疏血通能替代出血风险较大的尿激酶治疗AVF血栓形成致血管部分阻塞,可作为维护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常规治疗用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年间收治的老年颅脑损伤96例临床资料。结果老年颅脑损伤的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其特点是伤情重,颅内血肿,合并伤及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结论掌握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正确判断病情,及时处理颅脑损伤与合并伤,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自体颅骨瓣原位再植修复颅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体颅骨瓣原位再植修复颅骨缺损黎琦*何碧强*胡建军*李应良*我科1989年4月~1994年7月,对34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行手术减压后取出的35块颅骨瓣,埋藏于左下腹壁,保存2~3个月再次手术取出,原位再植修复缺损,获得满意效果。本组男25例,女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