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何勇  黎春明 《海南医学》2010,21(16):48-49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方法选择以及手术中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方法对29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者,术后常有胆道感染症状;行胆囊、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囊肿大部分切除胆总管Roux-en-Y吻合术者,术后无胆道感染症状。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以胆囊、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囊肿大部分切除胆总管Roux-en-Y吻合术为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黎春明  曾晓勇  刘征 《海南医学》2013,24(5):762-763
膀胱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发病率占膀胱肿瘤的0.06%~0.10%[1],临床误诊率高。近期我们收治1例外国籍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34岁,加纳国籍。因间断性肉眼血尿7个月于2012年3月23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7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5/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肾无压痛及叩击痛,膀胱区空虚,轻度压痛。膀胱镜检查:膀胱顶壁见一约3.0cm×4.0cm团块状新生物,基底宽,血供丰富。予以取活检示:镜下被覆分化好的尿路上皮,固有层内见增生毛细血管,叶状分布,符合毛细血管瘤。免疫组化:上皮细胞Pck(+),内皮细  相似文献   
3.
黎春明  何勇  吕良 《海南医学》2013,24(17):2580-2582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上沿皮纹小切口在双侧精索静脉及合并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3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合并腹股沟疝68例)均采用耻骨联合上沿皮纹小切口行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其中对68例合并腹股沟疝患者经同一切口同时行疝修补术。结果 183例患者除2例术后出现阴囊水肿外,余无其他并发症,术后效果良好,随访3个月~1年,患者精液质量改善率明显提高。结论采用耻骨联合上沿皮纹小切口行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切口美观隐蔽、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尤其对于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可一并手术治疗,避免了二次手术创伤和额外医疗费用,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PCNL术后合并尿脓毒血症的发生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构成、尿脓毒血症的可能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18例患者中尿脓毒血症发生于PCNL术后1~6 h,平均(3.7±1.4)h.所有患者均出现发热(体温38.3~40.8℃)、心率增快(96~128次/min),合并感染性休克8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3例,肺部感染1例,Ⅰ型呼吸衰竭1例,多脏器功能不全1例.血常规提示白细胞(WBC)总数升高12例,血小板(PLT)减少6例,其中尿WBC+2例,++4例,+十+6例,++++6例,肝功能异常4例,肾功能异常8例,血清降钙素原升高12例,尿细菌培养阳性8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6例,粪肠球菌2例).18例患者中术前合并泌尿系感染8例;结石直径大于1cm6例;梗阻导致严重肾积水4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合并糖尿病并且术前血糖控制不佳(>8.3 mmol/L)2例;术中生理盐水灌注大于9L2例;手术操作时间大于90 min 2例.所有患者尿脓毒血症一经诊断,立即给予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休克等治疗.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经验性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18例患者中经上述治疗3~7 d后16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 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合并泌尿系感染、结石较大、合并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术中灌注量大、手术操作时间长等.该病进展快,病情重,一经发现,立即给予强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同时纠正休克、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5.
切口皮肤缝合因部位不同而缝合方法不尽相同,最常采用丝线间断缝合,但因产生线脚压痕而影响美观,且拆线时疼痛强度大,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10年10月在876例中小手术中,切口皮肤层均采用皮下连续缝合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黎春明  何勇 《海南医学》2011,22(3):145-145
异位胰腺亦称迷走胰腺,是发生在正常胰腺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由于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常有赖于手术探查和病理检查确诊。现就我院收治的回肠憩室内异位胰腺1例,结合其临床特点和诊治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免疫细胞浸润的免疫评分模型对前列腺癌(PCa)患者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选取266 个PCa 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和临床随访参数;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sample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量化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得到22 个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通过“Glmnet”包的套索方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分析筛选关键预测因子,以验证不同浸润免疫细胞是否与预后相关;将符合条件的细胞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将PCa 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制作生存曲线(Kaplan-Meier)进行验证;基于风险模型建立列线图来预测PCa 患者治疗无效和生存的概率;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验证列线图的准确性;利用校准曲线比较基于浸润免疫细胞列线图的预测和观察结果;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法判断模型的预测可靠度。结果 使用ssGSEA 量化免疫细胞浸润数据,最后得到22 个浸润免疫细胞包括:幼稚B 细胞、记忆B 细胞、浆细胞、CD8+ T 细胞、幼稚CD4+ T 细胞、静息记忆CD4+ T 细胞、激活记忆CD4+ T 细胞、滤泡辅助性T 细胞、调节性T 细胞(Treg 细胞)、γδ T 细胞、静息NK 细胞、活化NK 细胞、单核细胞、M0 巨噬细胞、M1 巨噬细胞、M2 巨噬细胞、静息树突细胞、活化树突细胞、静息肥大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最终选择6 个免疫细胞作为预测因子,分别为Treg 细胞、M1 巨噬细胞、M2 巨噬细胞、激活记忆CD4+ T 细胞、静息树突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根据6 个浸润免疫细胞,计算样本的风险评分,随着风险评分的升高,高风险组PCa 患者增多,预后不良人数增多;利用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高风险患者总生存时间(3.8 年)显著低于低风险组(6.9 年)(Log-Rank χ2=4.259,P < 0.001);预后列线图模型总分430 分,对应死亡风险为74.69%;治疗效果列线图模型总分423 分,对应治疗无效的风险为73.21%,且通过模型验证结果安全可靠。结论 通过评估PCa 中的免疫浸润以及免疫评分模型建立了列线图,揭示免疫细胞浸润可以预测PCa 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78例,现将救治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