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ES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阑尾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40例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硬膜外穿刺成功后,A组于L3~4行腰穿并以0.2ml/s注入0.5%布比卡因10mg/2ml;B组向尾端注入0.5%布比卡因5ml,两组均向头端置管3cm,注入2%利多卡因3ml,5~10min后加3~15ml。结果 A组抗牵拉反应及肌松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1或0.05),用药初量B组明显多于A组(P<0.01),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起效时间、哌氟合剂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CSEA用于阑尾手术病人具有能有效提高麻醉平面、起效快、作用迅速、抗牵拉反应确切、肌松完善、局麻药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异丙酚静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普外科手术的安全性 ,将 40例中下腹手术病儿随机分成异丙酚 -硬膜外阻滞组 (A组 )和单纯硬膜外阻滞组 (B组 ) ,分别观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呼吸、镇痛和肌松效果以及苏醒时间。结果显示 :MAP、HR ;A组于切皮后 ,腹腔探查前较基础值及静脉注药前明显下降 (P <0 .0 5或 0 .0 1) ,腹腔探查时无显著变化。B组则于手术 15min后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 ,其升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 (P <0 .0 5或 0 .0 1)。镇痛及肌松效果 ,A组明显优于B组 (P <0 .0 5或 0 .0 1)。苏醒时间 ,与B组追加氯胺酮比较 ,A组明显缩短。认为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中下腹手术肌松良好 ,镇痛完全 ,应激反应轻 ,苏醒更快 ,虽有一定循环呼吸抑制作用 ,但易于恢复  相似文献   
3.
黄锦益 《右江医学》2008,36(6):715-716
在锁骨手术中,由于该部位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神经支配的复杂性,除了全身麻醉外,通常的颈丛或者臂丛神经阻滞都难于满足手术的需要。笔者根据锁骨区域神经分布的特点,将肌间沟顶点双向加压阻滞应用于锁骨手术中,并与单纯肌间沟顶点神经阻滞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于1970年合成,除有起效迅速,诱导、苏醒快,对呼吸道刺激性小等特点外,尚有与异氟醚相似的心血管效应。随着七氟醚吸入浓度的增高,动脉血压和心排血量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因此,七氟醚在控制性低血压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仍不断地研...  相似文献   
5.
双斜体位防治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对 1993~ 1999年间 12例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HSH)的处理 ,试用双斜体位进行纠正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均为初产妇 ,年龄 2 3~ 35岁 ,体重 6 6± 8kg ,孕期 37~ 38W 5d,单胎巨大儿或双胎。术前平卧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压 ,心动过速 ,伴有胸闷 ,头昏。全组选用硬膜外麻醉 ,穿刺点L2~ 3 ,酌情注入 2 %利多卡因 (含 1∶2 0万肾上腺素 ) ,阻滞平面控制在T6以下 ,用KP -Ⅱ监测仪监测BP、HR、ECG、SpO2 。本组 12例麻醉后出现明显持续性低血压 ,其中 1例血压曾降至 7.18~ 3 .0 5k…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ervenous anesthesia,TIVA)在食道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将ASAⅡ~Ⅲ级择期拟行食道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n=30)和丙泊酚组(P组,n=30)。E组麻醉诱导依托咪酯为0.3mg·kg^-1;P组麻醉诱导时丙泊酚为1.5mg·kg^-1,两组其余诱导药物一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min(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h(T2)、48h(T3)和72h(T4)抽取静脉血测定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记录麻醉前、诱导后、插管时刻、插管后10min、切皮时、手术1h及术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P组各观察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E组的T1血浆皮质醇浓度下降明显,与麻醉前和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h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升高,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均可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P组波动较为明显,E组则较平稳;E组的拔管时间比P组长(P〈0.05),而睁眼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麻醉诱导肌颤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对血流动学影响较轻,围术期无严重不良反应,可长时间、大剂量安全用于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重大创伤患者的全凭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7.
50 例小儿手术气管插管分成< 5 岁和≥5 岁两组,对以氯胺酮—芬太尼为主诱导,复合用药,提高气管内插管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进行了探讨。结果,氯胺酮—芬太尼分别以1 ~2 m g/kg 和5 ~8μg/kg 静脉缓慢推注,循环平稳,麻醉诱导满意,插管不良反应少。虽有轻、中度呼吸抑制,但仍不失为小儿气管插管选择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手术前后尾加压素Ⅱ(U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将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术前术后UⅡ、CGRP和ET含量,分析其与肺动脉压力(PAP)的关系。结果①术前UⅡ含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UⅡ与PAP无关;CGRP含量随着PAP增高而减低;ET含量随着PAP增高而增高。②术后各组UⅡ与术前无明显改变;各组CGRP含量增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各组ET含量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结论UⅡ含量与PAP程度无明显相关;CGRP和ET在PH形成和血管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衡量肺高压程度和性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有效地抑制内脏牵拉反应,我们观察了硬膜外阻滞下奈福泮复合芬太尼对胆道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并以同期辅用氟芬合剂(氟哌利多和芬太尼)相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浓度罗比卡因用于骶管麻醉肛肠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并探讨其最低有效浓度的最佳镇痛效应。方法:选择2000-03/2004-06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拟行骶管麻醉肛肠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05,0.75,1和1.25g/L罗比卡因组,每组30例。术毕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分别给于相应浓度罗比卡因+舒芬太尼1mg/L,二者比例(mL)为1:1。硬膜外自控给药0.5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观察镇痛后4,8,16,24,48,72h疼痛和镇痛后24,48,72h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取平均值)。疼痛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下肢运动神经阻滞采用Bromage评分法评定(0分为无阻滞.4分为阻滞)。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术后8,16,24h,0.5g/L罗比卡因组高于其他3组(P&;lt;0.05),0.75,1和1.25g/L罗比卡因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术后48,72h时0.5和0.75g/L罗比卡因组分值高于1和1.25g/L罗比卡因组(P&;lt;0.05),1和1.25g/L罗比卡因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②下肢运动神经阻Bromage评分:1.25g/L罗比卡因组为0.9&;#177;0.8,明显高于其他3组(P&;lt;0.05),0.5,0.75和1g/L罗比卡因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0.5&;#177;0.5,0.6&;#177;0.4.0.7&;#177;0.6,P&;gt;0.05)。结论:1g/L罗比卡因加1mg/L舒芬太尼用于骶管麻醉肛肠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是较为适宜的浓度,并可产生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