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近视眼角膜散光与全眼散光的相关性以及散光与近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13例(422眼)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角膜地形图仪检查并记录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屈光度和轴向;以手工检影验光记录近视屈光度、全眼散光屈光度及轴向。分析角膜散光和全眼散光的相关性以及近视程度与散光的关系。结果角膜散光与全眼散光的散光度符合率分别为35·5%(两者相差的绝对值≤0·25D)和66·4%(两者相差的绝对值≤0·50D),散光轴向符合率为34·4%(两者相差的绝对值≤5°)和54·0%(两者相差的绝对值≤10°)。角膜散光与全眼散光呈高度相关性(P=0·000)。高度近视眼组角膜散光和全眼散光程度与轻、中度近视眼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作为全眼散光的粗略评估和参考,但近视散光眼的矫治须以检影验光结合插片为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翼状胬肉手术采用不同剥离方法对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1眼原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成2组,常规剥离组采用从头部到体部的常规剥离方式,逆向剥离组采用从体部到头部的逆向剥离方式,2组均同时联合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术后观察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远期愈合情况.结果 逆向剥离组比常规剥离组角膜上皮完成修复时间明显提前(t=4.79,P<0.05),逆向剥离组复发率(1.6%)明显低于常规剥离组(10.2%)(χ2=4.06P<0.05).结论 翼状胬肉手术采用逆向剥离方式可以实现加快角膜上皮修复、减少术后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陈炜江  黄金鸥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263-1264
目的探讨上横韧带悬吊联合提上睑肌折叠矫治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19例(25眼)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行上横韧带悬吊联合提上睑肌折叠术。结果 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至4年,23眼矫正满意,2眼欠矫。25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睑闭合不全,在术后1周内较明显,术后3~6个月完全消失。结论上横韧带悬吊联合提上睑肌折叠术矫治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及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周边视力控制技术对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有效性。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05/12在嵊州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99例198眼近视青少年(12~18岁)按检查时间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周边视力控制技术组,配戴具有矫正周边视网膜远视离焦功能的特制镜片;对照组配戴普通单焦点镜片。配镜后每3mo复查,必要时更换同类镜片并记录患者的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结果:观察18mo,各组治疗前后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各组治疗前后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视增长量为-0.65±0.65D,眼轴增长量为0.23±0.22mm,对照组近视增长量为-1.17±0.50D,眼轴增长量为0.41±0.17mm,两组近视增长量及眼轴增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周边视力控制技术能有效减缓青少年近视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两种硅胶管留置方式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对术后泪点外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63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分成两组,A组28例采用单路硅胶管置管术,B组35例采用双路硅胶管置管术,远期观察术后疗效及下泪点外翻情况.结果 A组治愈20例,好转5例,未愈3例,出现下泪点外翻5例;B组治愈32例,好转2例,未愈1例,出现下泪点外翻1例.A组与B组治愈率与泪点外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采用双路硅胶管置管治愈率高于单路置管,并且双路置管可降低术后下泪点外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近距离眼动参数与初中生近视进展的关系,为开展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28名近视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跟踪随访8~19个月,每3个月记录近距水平隐斜、AC/A、调节滞后、调节幅度等近距离眼动参数,检测双眼平均等效球镜值。根据首次与末次双眼平均等效球镜值,计算年近视进展量作为近视加深速度,分析各近距离眼动参数与年近视进展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C/A、调节滞后及调节幅度与年近视进展量均呈正相关(r=0.416,0.495,0.463,P值均<0.05);将AC/A作为控制因素再行分析,调节滞后与年近视加深量,结果仍有正相关(r=0.383,P<0.05)。结论近距离工作时高调节滞后可能是导致近视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距离工作眼动参数与青少年近视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近距离眼动参数与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关系.方法 以28名近视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跟踪随访8~19个月,每3个月记录近距水平隐斜、AC/A、负相对调节、正相对调节、调节滞后、调节幅度等近距离眼动参数,检测双眼平均等效球镜值,根据首次与末次双眼平均等效球镜值计算年近视进展量作为近视加深速度,分析各近距离眼动参数与年近视进展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C/A、调节滞后及调节幅度与年近视进展量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16,-0.495及-0.463,P均小于0.05);考虑到AC/A与调节滞后相互关联,将AC/A作为控制因素再行分析,调节滞后与年近视加深量仍有相关性(r=-0.383,P<0.05).结论 近距离工作时高调节滞后可能是导致近视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在角膜地形图的指导下,设计个性化白内障手术方案,实现利用手术性散光矫正术前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视觉质量,降低治疗费用的目的。

方法:将202例226眼白内障患者分成随机治疗组和个性化治疗组,在随机治疗组再按手术切口的类型和位置的不同分成8组,观察术前、术后角膜散光,通过矢量分析法计算出不同手术切口的手术性散光值。个性化治疗组的手术设计以随机治疗组的各手术性散光值为参考,并以术前角膜散光与手术性散光最接近的原则选择手术切口类型,切口位置在最陡子午线上,并观察个性化治疗组术后角膜散光。

结果:个性化治疗组术后角膜散光低于随机治疗组中3.0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3.0mm巩膜隧道组无统计学差异,利用个性化手术方案55.8%患者可采用费用较为低廉的白内障囊外摘除加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降低人均治疗费用。

结论:应用角膜地形图设计个性化白内障手术方案可以矫正术前角膜散光,提高视觉质量,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假性近视眼呈高度近视改变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历介绍 患者,12岁,小学生,因双眼远视力下降1a就诊,无戴镜史,无头痛、眼痛等不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