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显文  黄莎  黄诗良  张学松 《浙江医学》2019,41(10):1049-1052,1061
目的探讨亚洲黄种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多态性与嘌呤类药物不良反应(ADR)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以“thiopurineS-methyltransferase”、“inflammatoryboweldisease/ulcerativecolitis/crohn’sdisease”和“thiopurine/azathioprine/6-mercaptopurine”及“TPMT”、“IBD/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硫唑嘌呤/6-甲巯基嘌呤”为检索词,在PubMed、EMBASE、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ScienceCitationIndex、WileyInterScience和Ovid及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检索有关研究,Meta分析嘌呤类药物耐受与不耐受的亚洲黄种人IBD患者TMPT基因突变率的优势比(OR);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分析,并绘制漏斗图检测有无发表偏倚。结果9项研究共计2127例IBD患者纳入。总ADR组和血液学不良反应组患者TPMT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值分别为10.12(95%CI:2.01~50.94,P<0.01)和6.21(95%CI:1.93~20.01,P<0.01)。共有7例IBD患者发生嘌呤类药物相关肝脏不良反应,这些患者均为TPMT野生型纯合子个体。结论亚洲黄种人IBD患者TPMT基因突变将导致嘌呤类药物ADR,尤其是血液学不良反应显著增加,其临床实际运用价值尚有待研究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312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来80岁以上高龄患者胃镜下疾病特点,为临床诊治高龄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80岁以上患者胃镜检查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胃炎仍是最常见的疾病,高龄组胃癌与食管癌的检出率与老年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年纪越大,患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越大。结论高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只要条件允许,宜行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中药对胃黏膜的损害,笔者对从2001年1月-2007年11月因服用中药后致呕血或黑便,且无胃镜禁忌症的57例患者行胃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内镜金属止血夹在预防内镜切除肠道粗蒂息肉出血的效果.方法 应用OlympusHX-5LR-1型内镜金属夹持放推送器及MD-850型金属夹,内镜发现病灶后,经内镜钳道将止血夹钳夹息肉粗蒂部,在止血夹上方行圈套切除息肉.结果 46例59颗肠道粗蒂息肉全部成功切除,均未发生出血及穿孔,术后随访1~3个月未发生出血.结论 金属止血夹结扎有蒂息肉能有效预防内镜电切除时引起的出血.  相似文献   
5.
大肠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于肠道的结外型淋巴瘤及其他部位的恶性淋巴瘤.在病程中累及胃肠道的继发性病变,原发者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常因延误诊治而预后不良.作者在临床上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宁波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相关指标的关系,并对Hp现症感染致贫血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体检中心2014年10月~2015年3月经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含现症感染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ASSURE H.Pylori Rapid Test)测定的体检人员1470例,分别用相应检验方法对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未结合铁(UIBC)、总铁结合力(TIBC)等贫血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对该人群不同性别和年龄段间相关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Hp现症感染者MCV值大于非现症感染者,而MCHC同比更低(P均<0.05);女性Hp现症感染阳性同阴性人群比较,表现为Hb和SI较低(P<0.05)。按年龄段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30岁以下Hp现症感染者MCHC低于未感染者,其他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Hp现症感染阳性人群表现为31~40岁年龄段SF低于未感染者,而41~50岁年龄段MCHC、SI、SF均更低(P<0.05),其他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波地区体检人群中Hp现症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存在一定关系,并表现了年龄段间不同程度的差异,定期进行Hp现症感染评估及进行贫血相关指标检测对慢性胃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胰腺类癌伴类癌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5 4岁 ,因“肤色潮红 ,腹泻 8个月”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颜面潮红 ,呈粉红色 ,不凸出于皮面 ,局部无瘙痒和其他异样感觉 ,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剧 ,休息稍缓解。初起时为短暂发作 ,持续约半小时左右 ,以后潮红范围逐渐扩大到颈 ,前胸 ,腹部及四肢皮肤 ,发作时间延长至 1~ 2h。至入院前 1月 ,全身皮肤均呈潮红 ,且 2 4h持续不退。与此同时 ,患者长期腹泻 ,每日 3~ 8次 ,黄色水样便 ,不伴腹痛、恶心、呕吐 ,食欲无改变。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30年 ,并于 4年前行“二尖瓣置换术。”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临床特征。方法对比分析36例青年人(青年组)胃癌和47例老年人(老年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性别和病理学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青年组胃癌患者T1+T2的例数为10例(27.8%),T3+T4为26例(72.2%),老年组分别为15例(31.9%)及32例(68.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青年组N0+N1为12例(33.3%),N2+N3为24例(66.7%),老年组分别为22例(46.8%)及25例(53.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青年组M0为25例(69.4%),M1为11例(30.6%),老年组分别为43例(91.5%)及4例(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青年人胃癌症状缺乏特异性,恶性程度高,较老年人更易发生远处脏器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传统的内镜硬化术(EVS)进行改良,并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 对住院的99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采用硬化剂治疗,对照组(1995年3月以前的32例)采用传统内镜硬化术治疗136例次,改良组(1995年4月至2002年4月的67例)采用改良方法治疗202例次,分析比较两组的出血率和并发症.改进的方法为:内镜下曲张静脉内多点大剂量快速注射硬化剂并用内镜顶端压迫,序贯三点垂直静脉穿刺. 结果 总止血成功率94.9%(94/99),静脉曲张消失率78.8%(78/99),术后3年出血率及病死率11.1%(6/54).改良组的静脉曲张消失率(88.0%)高于对照组(59.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改良组术后胸骨后疼痛、梗噎及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比传统组低. 结论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疗效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和食管平滑肌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内镜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胃黏膜下肿瘤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18/20)食管、胃黏膜下肿瘤内镜下完整切除,瘤体平均直径(14.8±7.6) mm,12例为胃间质瘤,其余6例为平滑肌瘤.1例发生术中穿孔经内镜下钛夹缝合保守治疗成功,无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平均随访(6.5±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食管、胃黏膜下肿瘤显示了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尚需要进行大规模临床研究及长期随访进一步明确其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